中国技术哲学学科的确立是在1982年。科学与技术划界思想的明确提出,技术与科学存在本质性差异的确认。奠定了技术哲学学科在中国的独立地位。《技术哲学引论》以技术哲学中的10个基础问题为起点,响亮地回答了“在技术中是否存在令人信服的哲学问题”.全书论述了技术哲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历史和基本问题、技术的基本特点、
语境论的科学哲学研究纲领是在反叛传统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一方面维护了科学认识的客观性,另一方面也容纳了科学认识的社会性与建构性,从而使科学认识的社会化与符号化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把逻辑和理性从它们先前高不可攀的高度降低到历史和社会的网络当中,把作为一个维度和一种影响的心理、社会和文化等因素从科学的对立面融入理性的
《考工记》规范了后世中国手工生产方式下的设计、制作工艺,《考工记》之后,再也没有产生过同样的设计制作专著,因而受到设计界的关注,以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它列入联合国6种文字的出版物。但我们也要看到,《考工记》毕竟是手工业技术时代的设计专著,它的问世,终结了中国数千年手工业技术时代的设计思维,使中国传统设计长期稳定自守,难
《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修订版)》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组织骨干力量,由杜石然先生领衔用三年时间编写的一部中国科学技术通史的经典著作。数十位中国科学史界的顶级人物参与了本书的编写或为本书编写提供了资料和修改意见。本书是集体智慧结晶,由名家执笔、精心雕琢,书中内容详而不繁,约而不漏,论述严谨。本书1982年由科学出版社
中华奇术经典
十大科学发明
未来10年中国学科发展战略丛书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学部历时两年多联合开展研究的重要成果,凝聚着600多位院士、专家的智慧和心血。丛书含总论和19个学科领域专题报告,对广大科技工作者洞悉学科发展规律、了解前沿领域和重点方向及开展科技创新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促进我国学科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必将发挥积极作
《让智慧点亮生活:影响你我的发明》从医、食、住、行四个角度入手,沿着发明创造的轨迹娓娓道来,带你一起回忆发明创造的激动人心时刻,领略如何将科技知识、规律应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
保罗·戴维斯编著、王祖哲翻译《神的心灵——理性世界的科学基础》本书侧重于以下内容:(1)科学与宗教的方法论研究;(2)科学理论与宗教、神学之间的内在联结;(3)从科学史切入研究科学与宗教的关系;(4)科学家个案研究,即科学家个体理论研究与其宗教信仰之间的关系。
中国科学技术史是世界科学技术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曾经在古代世界大放异彩。近代的几百年,世界科技一度让西方专美于前。落后追赶之际,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提供经验,激励斗志,为奋发图强鼓气。高速发展时期,历史教训又能启发盛世危言,使人冷静理智,均衡合理发展,以造福千秋万代为念。这也是本书作者撰写这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