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国家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欧亚温带草原东缘生态样带(EEST)建立及合作研究”团队4年攻关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成果编写而成的。全书共分8章:第一章为导论,重点介绍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国内外生态样带的研究方法及进展;第二章介绍欧亚温带草原东缘生态样带的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第三章介绍样带土壤养分、化学计量学碳氮矿化研究进
本书系统总结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北方草甸退化草地治理技术与示范”的研究成果。本书以我国北方草甸和草甸草原为研究对象,系统阐述了北方草甸和草甸草原退化与恢复机理,创建了退化草地系统性恢复理论与评价技术体系;针对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松嫩平原和寒地黑土区等区域的退化特征,提出了退化草甸和草甸草原治理技术与模式;建
本书是中国畜禽家底的大普查成果,以第三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为基础,组织数百位专家把大量珍贵数据归纳整理,将最新普查成果,如遗传资源品种的梳理、保护和利用现状,优质特色新资源的发掘鉴定状况,普查中使用的高科技手段和创新方法,以及畜禽遗传资源面临的挑与中国行动等进行了阐述。书中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三次资源普查结果进行对比,向公
本书以河套地区与土默特平原的交错带包头市哈林格尔镇苜蓿(MedicagosativaL.)种植基地为试验点,以耐盐碱的苜蓿品种“中苜3号”为材料,以非盐碱、轻度、中度和重度盐碱化的种植地为切入点,采用单因素、双因素试验设计,利用SPSS、Sigmaplot和Photoshop软件,结合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河套地区盐碱
本书分草原生态修复技术、草原生态监测技术、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草产业生产技术四篇,内容包括:草原植被退化现状及成因、草原遥感监测、草原虫害防治、优良草品种选育、牧草种子生产等。
本书介绍了草原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修复及改良的研究成果。全书共七章,内容包括:我国草原生态系统概况、保护和建设草原生态系统的必要性、草原生态系统退化的成因分析、草原生态系统退化的判定依据、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模式、不同类型草地的培养改良技术、全面深化草原生态系统工程的实施路径。
本书总结了作者多年来围绕饲用天然植物功能组分的提取及定性定量方法的研究成果,包括黄酮、多糖、苷类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阐述了基于特征指纹图谱的天然植物功能组分表征、以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挖掘功能组分功能及分子机制,通过量效关系和谱效关系两个层次研究功能组分剂量与效果的关系,并进一步通过定量构效关系模型研究功能组分结构与效果
动物分子营养学是传统动物营养学与现代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形成,从基因、分子、细胞和整体等不同层面阐明动物生长发育、健康、代谢、产品生产等的生物学基础和营养调控机制,是动物营养学的一个新领域。本书由浙江大学汪以真教授担任主编,并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
针对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草地生态系统退化问题,本书在大的区域尺度上,利用空间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范围重新进行了界定,并对其区域分异规律进行研究;以蒙辽农牧交错区为主体区域,对其草地植物群落碳氮化学计量特征及碳储量、植物能量状况、资源植物分布情况进行了探讨,采用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该区域植被生产力时空格局和影响因
羊草为根茎型优质牧草,生态适应性广,生物生产力高,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人工大面积种植。本书在人工羊草地水肥试验研究基础上,明确羊草的需肥特性和各种肥料对饲草品质的影响,介绍提高羊草产草量、种子产量的合理施肥技术与提高水肥资源利用效率的方法,根据人工羊草地土壤肥力变化特征提出优质、高产、高效的水肥管理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