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无锡文库》第一辑《官修旧志》之一种,含方志两种:《[弘治]江阴县志》十四卷,据明正德十五年(1520)刻本影印;《[嘉靖]江阴县志》二十一卷,据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刻本影印。
本编之前数册,收录《梁溪文钞》、《梁溪文续钞》、《锡山遗响》、《锡山文集》、《梁溪诗钞》、《续梁溪诗钞》、《梁溪词选》等无锡地区诗、词、文总集;其余各册,所收皆为单集作品。各总集内的作品,虽然与各单集内的作品会有少量的重复,但其中还收录有大量未选入本编单集中的作家作口叩,再加上这些作家的小传,便使得这些总集具有了很高的
本辑为《无锡文库》之第四辑《无锡文存》,主要收录历代无锡籍作家具有代表性的诗、词、曲、文集或珍稀史料。无锡历来被誉为人才辈出、人文营萃之地,所谓『苍圣造端,文教聿起,泰伯入吴,肇基梅里,由是人文之盛,冠于南国。硕彦辈出,著述繁实』(高铄泉《锡金历朝著述书目考》序》。明代以前,无锡地区就已出现顾恺之、李绅、尤袤、蒋捷、倪
無錫縣先後修志十三部,散佚四部。宋代和宋代以前修有舊經、圖經、無錫志三部,均散佚;元代凡一修,明代有景泰(散佚)、弘治、萬曆三志;清修康熙、乾隆(二部)、道光、嘉慶、光绪志六部,從晋代到民國,宜興編修志書二十二部,散伕十四部;宋代以前(含宋代)修的九部志書均佚;明代修五部,僅存萬曆志一部;清代至民國修志八次,散佚一部。
本輯收錄了民國以前無錫現存的二十六部舊方志(本輯之末附宋代的常州府志)《【成淳】毗陵志》》。從時期上分,宋代一部,元代一部,明代七部,清代至民國十八部。按行政區劃分,無錫九部,宜興、江陰各八部。另附府志一部,其緣由是無錫、江陰、宜興的宋代方志均散伕無存,而常州府的《【咸淳】毗陵志》保存了所轄區内各地修志上缴的史料。本輯
(崇祯)江阴县志(无锡文库﹒第1辑)
本輯收錄了民國以前無錫現存的二十六部舊方志(本輯之末附宋代的常州府志——《【咸淳】毗陵志》》。從時期上分,宋代一部,元代一部,明代七部,清代至民國十八部。按行政區劃分,無錫九部,宜興、江陰各八部。另附府志一部,其緣由是無錫、江陰、宜興的宋代方志均散佚無存,而常州府的《【咸淳】毗陵志》保存了所轄區内各地修志上缴的史料。本
本辑为《无锡文库》之第一辑《官修旧志》。无锡自古为文化昌盛之地,修志传统源远流长,延绵不断。历代纂修的地方志卷帙浩繁,内容丰富。其特点是修志年代早,数量多,口叩种齐,质量上乘,在全国方志中占有一席之地。中国最早的风土记——晋代《阳羡风土记》发源于宜兴。清代严可均认为『古地说《山海经》、《水经》外,此为最旧气无锡修志事业
在西方经济发达的国家,相对于豪富、贵族等少数人出游的大众旅游,始于二次大战之后。所谓大众旅游,是指平民百姓、工薪阶层涌入出游行列,并逐渐成为旅游主体。西方的大众旅游大体上经历过观光游到观光度假游两个发展阶段。大众旅游的出现,标志着现代旅游业的诞生:大众旅游是旅游史上一个里程碑。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大众旅游出现
《故影遗存:图解天津人文史》以图解的方式分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建筑、文化、艺术、宗教八篇来解读天津的人文历史,书中收录了近400多幅珍贵的历史照片,有些属首次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