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柯,现就职于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近现代政治哲学,西方隐微主义等。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与编写著作2部,独立完成译著2部。列奥·施特劳斯(LeoStrauss)关于西方哲学史上双重教诲传统的说法,被称为施特劳斯的隐微论(esotericismthesis)。在施特
本书分为十一讲,内容包括:导论、新英格兰先验论的起源、新英格兰先验论的形成过程、新英格兰先验论的宝典、新英格兰先验论的个体主义意蕴、补偿法则与圆的扩展、新英格兰先验论者的理性实践、新英格兰先验论的实用主义旨趣等。
本书系统梳理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探究他们关于异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和主要领域,研究科技异化、交往异化、消费异化、大众文化异化的关系,比较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不同,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价值及局限,特别是当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各种新的异化现象,并在此基础上寻找消除异化
1347年,意大利城邦锡耶纳仍以它的富庶和美景著称于世。然而,在随后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这座城市的人口锐减四分之三,整座城市一度尸横遍野,一副鬼城模样,政权也在不足十年后走向终结。引发这场灾难的直接原因是横扫欧亚大陆的黑死病,但战争、饥荒、社会运作方式以及当时有限的医学认知水平也在为这场死亡浩劫推波助澜。《人类死亡史》
西方马克思主义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批判精神,根据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围绕意识的虚假问题和人类的生存状态不断展开着反思和批判。期间,经历了从总体性的实践批判到分散性的文化反抗、从宏观的生产批判到微观的心理剖析、从同一性“建构”到差异性“解构”的逻辑演进和转换过程。由早先的阶级意识批判到后来的文化批判,西
《哲学研究》是体现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的重要著作,在其生前并未出版,但其中思想极大地影响了二十世纪西方主流哲学,特别是日常语言学派。全书包括两个主体部分,以札记的形式构成,其论述大致围绕语言活动进行。维特根斯坦认为,不可能存在理想的语言,他强调语言的实际运用,将语言的意义看作语言的使用,以“语言游戏”、“家族相似”、“生
本书以人类增强的内涵为切入点,从哲学解释学的视角探讨人类增强的历史形态和内在意蕴。全书共九章,采取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的结构方式进行研究,分为三大部分。第一、二章为第一部分,建立概念理论与实证调研双重基础;第三、四、五、六章为第二部分,是有代表性的案例研究;第七、八、九章为第三部分,是从人类整体的高度对人类增强何以可能促
本书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马丁·杰伊撰写的一本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史专著,是迄今有关法兰克福学派最重要、最优秀的导论与史学研究著作之一。作者从192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早期的机构——社会研究所在法兰克福的成立讲起,一直叙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流亡美国的学派成员重新回到德国为止的这段历程。作者一方面梳理了作为一个集体、以社会研究所
本书由《庄子生命哲学思想的理路》《庄子的生命超越》《〈淮南子〉中黄老道家的生命观》《楚简〈性自命出〉中天道成人道的“心取性出”逻辑》《天志:墨子思想的超越性及其生命关怀》等十余篇文章组成,围绕生命哲学主题,分别从道家、儒家、墨家等中国古代生命哲学以及现当代生命哲学等视角展开讨论与研究。本书尤其重视道家生命哲学,如冀庞泽
本书内容包括: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究竟是什么;从苏东坡名为《自题金山画像》的诗中,你觉悟到什么;人应该为什么活着;人生应该怎样活着:活出本真的自己!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想你所想、做你想做、爱你所爱;真善美,人生的自我需要;幸福人生:从改变自己开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