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有关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的导读式作品。是继《英国的新马克思主义》和《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的深度透视》之后的系列姊妹篇作品,是集可读性与思想性、通俗性与理论性于一体的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的又一力作。 本作品分为新历史主义、新理性主义和新现实主义三个部分,主要选取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的15位代表人物的22篇经典文本做了较为全面和
本集刊是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2001年创刊,自2007年以来连续三次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2021年获得我社优秀集刊奖,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本刊从2015年起改版,每年出版两期,2020年转入我社出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为他们的后继者所深化、发展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就是蕴含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著中,反复出现并具有规律性、概括性的观点。理论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就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著中。因此,本书以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名著为主导,同时精选了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俄国与苏联马克思
本书从对比研究的视角采取纲领性的叙事模式切入了马克思与海德格尔的现代性批判理论。从思想史出发深度解读了二者的经典文本,提炼出马克思与海德格尔的现代性批判的多维度的思想逻辑,分析了二者对主体性形而上学批判的不同模式,探讨了二者对现代性境况的不同诊断以及各自批判的焦点,指明了二者在对现代性的适当安置和超越问题上的不同方案,
本集刊原由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新夏教授主编,从2023年第1辑开始转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改为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臧峰宇主编。主编团队联合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的众多知名学者,如丰子义、杨学功、汪信砚、吴晓鹏、孙伟平、鉴传今等,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每年度所发表成
尤尔是英国的工厂哲学家、化学家。他有一本非常重要的著作一一《工厂哲学》。尤尔在《工厂哲学》中开启了研究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先河,并且他从本体论的高度,以自动化体系构建了一种全新的世界观,那就是以制造业为基石,研究了以整个社会为主体的客观规律。在理论史上,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转向。本书据此研究了《工厂哲学》对马克思主义的影
本书以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为基础,以哲学的方式充分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为依据,充分考虑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要求,建构一种新的符合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规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体系,贴近教学、贴近教师、贴近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理论兴趣,拓宽学生的理论视
本书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创新历程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对冯契和李达在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上的贡献进行了多维度的比较,对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一般规律进行了深刻的揭示。首先,本书阐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创新的内在逻辑、三个发展阶段、11位代表性人物,阐发了冯契和李达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具体表现、主要特点、深
本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多方面的富有新意的阐释,对社会主义现实问题作出了多维度的比较深入的剖析,并且前者与后者相互贯通、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具有思想启迪与实践指引双重价值。按照内容分为三编,各编中的文章均按时间顺序排列:第一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第二编社会主义问题探索;第三编出国考察报告及其他;
本书基于MEGA2等一手文献,运用文本学解读和思想史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详细梳理了工艺学的思想史谱系,全面呈现了马克思工艺学笔记的文本原貌,系统剖析了马克思工艺学研究的历史过程及其对历史唯物主义建构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重要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深刻诠释了工艺学语境中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话语与科学内涵,有效回应了西方学者对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