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十章,内容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的核心、中国古代文学观念、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理论、文学发展与民间文学的滋养、正统文学与通俗文学的消长、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巨大推动作用、隋唐时期的文学发展研究、宋元时期的文学发展研究等。
本书设有“大文学研究”“大文学视野”“儿童文学研究专栏”“纯文学研究”等栏目,收录了《20世纪50年代古籍诠译馆筹备情况再考》《西南联大音乐活动历程》《中国儿童戏剧创作的困境和突围策略》《四川五君与“南方性竞猜”》等文章。
本书从微观入手阐释古代文论的这些问题。共分四章:第一章古代诗学命题“诗言志”。主要分析春秋时期的“诗言志”、“诗言志”说的流变、“诗言志”阐释之述评。第二章古代文论中的称谓与题称。主要论述明、清诗话中的杜甫称谓,分析刘勰的“杂文”称谓,阐述《文心雕龙》在明清诗话中的题称及接受。第三章古代文论中的风格与象喻。主要分析严羽
本书从社会主义文化空间的构造、文学史观念的对话与建构、当代中国文学经验和学术话语的整合等方面,对中国当代文学评论的形态变化进行分析和总结。全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为《文学史和文学思潮》,包括文学史和文学思潮两部分;下册为《作家论和作品论》,包括现象综论、作家专论、现场追踪、经典重读和重塑东北新文学五部分。本书收录文章为多
本书共两部分:长评作品和短评作品。收录了《隐藏的象征:中国电影视觉隐喻的艺术史传统》《舞蹈评论的“识”与“述”》《红色文创焕发新活力》《用好北京冬奥会的文化遗产》等文章。
《國際中國文學研究叢刊》由天津師範大學國際中國文學研究中心主辦,并得到天津師範大學社會科學處資助,旨在推進中國文學之跨文化、跨學科研究,是由天津師範大學王曉平教授主編的學術研究性集刊。主要內容是對中國文學(以古典文學為中心)的跨文化、跨學科研究。本集爲第十三集,爲中國文學的寫本學研究研究專號,設置中國文學的寫本學研究日
本书以著名的南朝文学家、政治家王融为中心,分历史篇、文学篇两部分:历史篇论述王融的家世盛衰、贵官仕途、性情形象、交际网络、悲剧落幕等,还原真实的王融形象,折射南朝社会面貌。文学篇从宫廷礼仪、永明政治、南朝宗教等角度考察王融的文学世界,揭示其所代表的永明文学风貌及其贵族特质。全书视野宏阔,论证严谨,文笔流畅,精见妙语迭出
本书共收录17篇文章,内容涵盖陈尚君老师的东晋诗补遗系列、对城濮之战的研究,以及对谢灵运、宋之问、杜甫、李公麟、袁中道、韩愈等诗人的具体诗篇或形程的研究,内容涵盖古代文学各方面,所选文章角度新颖,展现了古代文学研究的水平。
本书是“70后”代表性作家之一朱家雄对他所热爱的文学长期实践、观察和思考的各类文章的一个精选集,绝大部分篇目曾先后发表于各类报纸和期刊,可谓是作者三十年不懈文学求索之旅的全面总结。全书饱绽青春诗意,对年轻一代文学青年的成长或具相当借鉴和启发价值。穿越北大、感悟成长、创作心得、诗路之思、读书感悟,直击并反省“70后”“8
本书是知名学者、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王先霈教授四十多年来重要论述选集,由作者本人整理选编,将全书共分成了六辑,按照写作年份排列,从1979年写的“性格与环境”、1983年写的“资本主义生产同艺术和诗歌的敌对性”,直到2022年写的“《史记伍子胥列传》三题议”。作者从中国和西方文学理论的交切点上,提供了个人的点滴思考,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