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史》对中国历史上的汉、匈奴、鲜卑、丁令等十二个主要族系作了系统的叙述,并附有详尽的考证文字,对其居地、族系、制度及历史地位等进行了细致的考察;《民族演进史》则从宏观上概述了中国民族的起源和形成、各民族的交流和融合、近代中国民族所受的创痛、面临的问题和复兴之路等等,文字浅显易读,吸收了当时国内外的民族学理论,系供学
《中国社会史》是吕先生的重要史学论著之一。全书以农工商业、财产、钱币等十八个讲题为经,以时间为纬,对我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作了深入而系统概括的论述,历来是学习和研究中国古代典章制度的重要参考专著。其所论述的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及各项制度,大都从远古社会一直叙述到民国时代,也就是作者生活和写作的现当代,具有
吕先生主要运用现代社会学理论来阐述孔子的大同思想,并分析中国社会变迁与大同理论的实践过程,他认为孔子创立的社会组织理想的模式是引导列代人们努力致力于社会改进的动力,社会变迁的过程就是努力致大同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复古的行动。初名《中国社会变迁史》,后改名为《大同释义》;后因考虑到“和白话接近者较多,和文言接近者较少”,为
陈寿所作《三国志》过于简略,经裴松之作注,内容充实了很多。但裴注主要充实了史实,典章名物方面尚多缺失。近人卢弼先生博采众书,精加校释,误者正之,缺者补之,核正地理,诠释名物,大大有益于本书的研究者。此次出版,又经著名学者钱剑夫先生作了标点整理,读者更为方便。
江静,女,博士,教授,浙江工商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中日文化交流史、日本文化、五山文学等。《东亚学》是浙江工商大学东亚研究院编辑的学术论文集。其宗旨在于以东亚整体为研究对象,兼具全球视野,从原典出发,倚重文本细读,借助学理性的个案分析对东亚进行综合研究,探究东亚有别于它范围内的某一国或世界其他区域的区
要理解当今的世界,就必须理解当今的中东;要理解当今的中东,就必须理解当今的伊朗;要理解当今的伊朗,就必须理解回顾历史。作为古波斯帝国的继承者,曾经辉煌一时的伊朗在遭遇现代西方文明之后,经历了痛苦的转型,其中包括五个王朝的轮替、至少三次革命、三次内战、四次外族统治,以及一个伊斯兰政权。伊朗的现代化历程,对当今中东和世界格
纳迪尔沙(17361747年在位),波斯阿夫沙尔王朝的建立者,是伊朗早期现代史的核心人物。本书重现了这样一个非凡、冷酷的军事征服者的故事。他从一个牧羊幼童成长起来,将他的国家从外国占领者手中解放出来,并自立为波斯沙阿。他将18世纪的伊朗从政治崩溃和分裂引导成为该地区的主导力量。他收复了之前失去的所有领土,还入侵了莫卧尔
本书从全新的视角讲述了秦汉至隋唐时期东亚历史发展进程及东亚文化圈的形成过程。作者引用大量史料和现代学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阐释了中华文化对东亚各国的影响,以及东亚各国对中华文化的吸收与改造。他综合运用考古学、文献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证据,阐明了东亚各国如何通过将中华文化与当地文化相融合的方式,发展出既相互联系又各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和日本之间,除了战场上武力的较量,还开展了大量的宣传战。本书即对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和日本之间宣传战的进行情况加以探讨,论述了中日两国宣传系统的建立和完善过程,分别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和日本三者在抗日战争期间对于“敌、我、第三方”的宣传政策、宣传效果及其原因,进而探讨宣传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和影响。
土耳其位于欧亚大陆的连接处,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东西方文明在此融汇交流,积淀下深厚的文化。古代赫梯人的文化遗存和特洛伊战争的动人画卷,倾诉着安纳托利亚尘封的往事;古典建筑的残垣断壁,印证着地中海文明的历史。拜占庭帝国统治下的小亚细亚半岛,基督教曾风行千年之久;伴随着突厥人长驱西进的步伐,教堂的钟声逐渐远去,清真寺的宣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