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伯希和探险队1908年继英国斯坦因之后到达敦煌。伯希和精通汉学典籍,他以每天1000卷的速度彻查了藏经洞文献,按照四项原则(非通行佛教经籍、有年代题记的写本、古籍和民间写本、胡语藏语写本)收买了总约8000件写本,其中4000件藏文编号,4000件汉文编号,包括粟特文、回鹘文、于阗文、希伯来文等。除了零星刊布以外,
尘中莲花--汉唐釉陶文化研究
百年考古的发祥地仰韶文化遗址、从二里头走进早期的中国二里头遗址、 商代文明的繁荣时代殷墟遗址、古蜀大地上的文明奇迹三星堆遗址、 神秘的地下王国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一个被废帝王的传奇人生海昏侯墓…… 本书通过对各大考古发现发掘过程、出土文物和考古结论的深度阐发,讲述一个较文献资料更加具体且璀璨的中国文明历程。中
山东枣庄市徐楼村两座墓葬出土青铜器共193件,这批青铜器制作精美、工艺精湛,堪称当时青铜制作技术的代表,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本书运用多种科技方法,对山东枣庄徐楼出土青铜器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器物材质成分、制作工艺、腐蚀行为、保护对策等进行了深入探讨,重点解析了红铜铸镶工艺、錾刻工艺、垫片使用、纹饰特征等内容。基于此,本书
本书计划在疏通出土简牍典籍文字与文本基础上,从出土简牍典籍所见战国秦汉史事的角度,整合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与古文字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梳理简牍典籍所述文献稀缺的战国早期史事,辨析秦汉时人对战国早、中期史事的“整齐化”处理,探讨简牍典籍抄本所见秦、汉时期学术图景,以及西汉诸王、列侯制度等相关史事,分析简牍游戏规则、民间信
本书为南京市文化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成果之一。全书对江苏革命文物和红色资源进行系-统梳理,深度整合,以及进一步研究分析保护及活化利用,并通过探析江苏革命文物和红色资源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结合新时代文化创新的现实需求,完善江苏革命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科学路径,发挥红色资源应有的社会教育功能,展示江苏实践的示范性效应,以文明
中国壁画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墓葬壁画,一类是宫殿寺观石窟壁画;一在地下,一在地上,各有千秋。作者的前一《观无量:壁画上的中国史》《观我生》聚焦墓葬壁画,以墓葬壁画的解读还原墓主人的生命故事和其背后的时代历史,而《观无量》一书则针对宫殿寺观石窟壁画展开。 观无量,即观照广阔无量之世界。中国的宫殿寺观石窟壁画如浩瀚之
本书为湖北鄂州瓦窑咀窑址发掘报告,系统展示瓦窑咀窑址发掘成果。瓦窑咀遗址位于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凤凰街道办事处司徒村5组瓦窑咀湾,西北距三国孙吴都城吴王城遗址约3千米。遗址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共发现遗迹78个。出土遗物以陶器为主,另有瓷器、窑具、砖、瓦等,经系统整理,可复原的小件器物达200余件,包括瓷罐、碗、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