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100多篇专题论文,是通过中国日本史学会专门设立的纪念中国日本史学会成立四十周年优秀论文评审委员的评审产生的,入选论文绝大多数为国内一级学科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按照历史发展阶段划分的原则,文集共分为四卷,内容涉及日本古代至当代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中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思想及对外关系的重要问题,集中展示了中国学者的研
1453年,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率军攻陷君士坦丁堡,千年东罗马帝国灭亡,欧洲震动。随后半个世纪,奥斯曼人继续扩张。到了16世纪初,虽然扩张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奥斯曼仍是一个以巴尔干和安纳托利亚为主体的中等国家,直到它迎来了第九任苏丹:塞利姆一世(1470—1520)。 塞利姆是穆罕默德二世的孙子。作为非长子的他本与苏丹
本书是《日本史》的第三卷,对德川幕府统治之下两百余年的日本历史进行了系统介绍,是作者对前现代日本历史研究的收官之作。这一时期,日本国民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取得了不容忽视的进步。在德川家康治下,一种维护大名领地的均势制度被设计出来,后被继承沿用。内战结束之后,国家集中力量于发展农业、手工制造业和采矿业。随着外国船只到
本书首次全面利用日本外交机构遗留的原始档案,以1937年为下限,对近代日本对华宣传政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以及日本外交机构与军方等在华操纵报刊、通讯社的活动进行了系统考察。 研究表明,从明治初期开始,日本政府就十分注重利用报刊等开展对外宣传,并逐渐将在华操纵报刊等进行宣传上升至国家立策层面,宣传被视为解决对华问题的重要
公元3—7世纪,萨珊波斯是亚洲西部最重要的强大力量,与罗马帝国并驾齐驱。其领土鼎盛时期西起亚美尼亚、东至印度河流域、北起高加索、南达波斯湾。西欧、非洲、中国都可见其文化流播的遗迹,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萨珊波斯时期关于善/恶、光明/黑暗的哲学、宗教思想,直至今日仍影响着全世界的心灵。本书清晰、系统地介绍了萨珊波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收录了二十四史及《资治通鉴》等其他史书中对阿拉伯的记载。二十四史中每条引文后附有按语,作简要说明;其他史书中所记事迹大都与二十四史重复,可与二十四史引文相参照。二十四史中的引文按朝代顺序分章,每章末作有小结,总结所引史籍中体现的该朝与阿拉伯交往的情况。下编收录了十一部涉及阿拉伯的中外交通古籍中的相
在日本与新罗断绝国交的9世纪,新罗的贸易商人张宝高将中国商品运往日本,唐物获得了日本贵族的极大喜爱。到了15世纪,倭人在日朝之间的海域中活跃地进行着各种贸易。本书聚焦的就是上述这样一群人境界人。他们轻而易举地跨越国境,成为东亚各国间交流和贸易的媒介,其活动也将国家性、民族性的归属变得模糊。由境界所派生的向外意识与中世贵
本书在田野调查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还原苗族从中国离散到老挝,再从老挝离散到西方的历史过程,同时描述目前赫蒙族在老挝内部的迁徙趋势。本书选取三个典型村寨,分别从经济互动、宗教变迁和婚姻嬗变三个角度讨论赫蒙族在居住国老挝的现实境遇,揭示了老挝赫蒙族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生存策略,分析了其在不同场景中的家族认同、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
巴利文《大史》是斯里兰卡的国宝,是一部以佛教发展史为线索的王朝史。长达101章,叙述的内容从公元前5世纪佛陀三次访问锡兰岛,直至18世纪英国入侵。这部漫长的历史著作,由多人分段完成,对整个佛教史上的很多重大问题,都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是研究上座部佛教最主要的参考书。它不仅完整地叙述了斯里兰卡佛教史,也涉及其他的上座部
本书是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考察中国西南民族与文化之嬗变的论文集。前半部分考察了生活在贵州省的侗族、水族、土家族以及生活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湖南省的瑶族的神话和祭祀文化,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民族文化的变化及汉族文化对其的影响。后半部分则以贵州傩堂戏和福建傀儡戏为例,通过祭祀戏剧考察了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文化动态。最后,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