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白尼问题》一书为当今历史学界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科学史研究的前沿成果。作者深入发掘史料,详尽阐述了15—17世纪,以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为代表的近代天文学家如何从旧式的古希腊天文学、占星学转向“日心说”为代表的近代天文学,如何在“文艺复兴”这一变革时期的复杂背景下,发动具有颠覆性意义的科学革命,催生了近代物理学这一
本书系统介绍了美国生态心理学家吉布森提出的可供性理论的理论基础,概括了可供性理论的逻辑框架,探讨了可供性概念的关系本体论、具身认识论意义,并运用可供性理论,考察技术的起源、技术人工制品的具身性等,提出了新的生态自我概念。本书还概括了基于可供性的设计方法论的三机制,即关系协调预设、动作尺度契合、界面互动。作者探讨了将可供
在《科学的终结》中,约翰·霍根借工作便利走访了科学界的名家,诸如斯蒂芬·霍金、托马斯·库恩、克里斯托弗·兰顿、卡尔·波普尔、史蒂文·温伯格以及爱德华·威尔逊,等等。他以才华横溢的笔触描写了这些大名鼎鼎的顶级科学家平凡的一面和他们超脱于常人的神奇活跃的思想。 科学家通常与容易自以为是的其他学者不同,因为他们坚信自己不是
书中讲述了横跨社科、商业、医学以及科学的故事,这些故事强调了作者的理念,也就是专家定下的法则或结论其实常常比我們想象中还没用。一个解决婴儿死亡率的办法或许在英国有效,却在孟加拉国失败。"被证明”的Google搜索跟流感疫情的相关性或许去年能证实,但在明天却无效了。某种药或许对一整个人口上有巨大的效益,却对某些单独个人造
通过手绘漫画的形式,陈磊(笔名:二混子)及其半小时漫画团队向读者呈现了从古希腊时期到牛顿时代,科学萌芽与发展的过程。毕达哥拉斯为了坚持自己的理论将学生踹进河里;布鲁诺不是为了日心说,而是为了自己的宗教信仰才被烧死;开普勒是个超级近视眼,并且与他师父第谷面和心不和;牛顿热衷炼金术,还是非常虔诚的教徒……不摆吓人的艰深理论
本书主要内容是青少年进行的“探秘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创造”,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青少年针对在科技馆、展览馆等场所寻找到的古代科技发明创造索做的科学笔记,大多以板报的形式出现,图文结合。另一部分是在100多份科学笔记的基础上,青少年对17个项目进行的深入的探究,如技术简介,模型研究、相关知识点的分析等,包括龙骨水车、拱桥建
本书立足于科学技术史的发展,揭示了科学技术实践中的客观性和合理性规范与社会、文化、经济、物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剖析了实在观、因果性、量子纠缠与自由意志、集体意向性、非概念内容、布兰顿的推理主义语义学等问题,阐述了一种可接受的科学观;立足于日常生活转向、道德批判与个性伦理学建构三个视域,揭示了文化哲学的现实意义;从大数
本书从当代科学哲学发展进程提炼出当前科学解释转向了语义分析方法,并提出了科学解释的语境化趋向。本书立足语义分析方法在科学解释中的理论意义与科学解释、科学修辞学的语境化趋向,提出了科学解释模型的语境建构及科学解释意义建构的语境计算化,在此过程中,还从数学哲学与物理学哲学两方面简要分析了现代视域下科学哲学的语境关联性。在整
19世纪40年代,广义的西方科学哲学,包括进化主义、分析哲学、实验主义哲学、逻辑学等,作为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在中国传播,并成为西学东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科学哲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对当时中国的科学哲学发展、思想革命、社会进步等均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起到了“开民智、树新风”,以及促成近代中国科学观与科学精神
科学使我们能去往外太空、探索人类演化的关键,以及治疗十数年前还在肆虐的疾病。科学也威胁着我们,看看核毁灭、人种论和环境污染便知。我们该如何调和这两者呢?《科学哲学》一书讨论了这些问题,也论及关于科学的其他方面。它展示了科学本身,连同我们学习它的方法,是如何在晚近几十年急速变化的,又特别检视了科学学的源起—托马斯&m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