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与人性相通,正义的社会是人心所向。本书主要在探析西方政治哲学的发展模式和历程的基础上,展现西方正义理论的演进线索,并以罗尔斯为坐标,集中呈现西方正义诸理论的探索与争鸣,为理解悠久的道德和政治传统及其原则提供了新的路径。
罗尔斯关于正义观念的稳定性的思考开创了西方政治哲学稳定性研究的新篇章。本书探讨了罗尔斯正义理论的稳定性--兼容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的特点,罗尔斯是从正义观念自身内部的动态平衡、而非霍布斯式的外在强迫来思考正义社会的稳定性问题,其稳定性力量主要源于一种观念内部的自我支持。本书不仅为国内学界研究罗尔斯稳定性问题增添了新的
本选题是“心灵塑造者”系列(8册)之一。本书旨在让读者概括性地了解弗洛姆的生平经历及一些重要的研究工作。第一章介绍了弗洛姆的生平,让读者看到了弗洛姆是怎样在动荡不安的历史背景中提出其观点见解的。第二章到第四章向读者展示了弗洛姆对人类处境的分析、他对个人关系的审视和建议、他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治疗取向的提出,以及他社会的探
本书主要研究了皮尔斯存在图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多可读性。首先从介绍存在图多可读性的表象逻辑入手,即介绍在系统内存在图作为命题和推理的不同的读出方法和规则,其次探讨了存在图多可读性的深层逻辑,即存在图作为逻辑系统整体上的多视域解读,最后挖掘存在图多可读性的底层逻辑,即图式系统产生多可读性的根本原因,并从皮尔斯广义逻辑学的
本书是从面向未来的理想型的立法协商机制角度出发探讨的,即假设在已经长治久安且成员均为具有公共理性的居民情况下,如何实现良性的立法协商,并就现实社会的立法协商机制作了探讨。基于罗尔斯“重叠共识”的“立法协商”比中文语境“立法协商”概念更为宽泛。“重叠共识”视角下的立法协商问题,包括:重叠共识的法哲学基础是什么,如果要形成
本书为学术研究专著。在政治哲学的理论图谱中,柏拉图为我们展现了传统形而上学意义上的“理想国”,罗尔斯则在“后传统形而上学”的语境中系统而完整地提出了“良序社会”的理想图景,将“多元民主社会的长治久安”作为自己的学术目标。“良序社会”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理想的追求。从《正义论》到《政治自由主义》,罗尔斯阐述了“良序社会”
本书从奎因的语言哲学思想入手,在物理主义和心理主义相结合的角度探讨其语义学观点,构建基于奎式理论的自然主义语言学理论框架,提出“自然语言习得”这一概念。书稿分六个部分:导论部分,涉及国内外研究背景和研究方法,指出研究内容、目的、意义等;第一章回顾奎因哲学?
马里亚特吉与拉丁美洲马克思主义理论
人们最常赋予阿伦特的几乎到了滥用程度的一个词,即“原创性”。那么,阿伦特究竟原创了什么?她是如何原创的?本书以“争议”为背景,以多维“对话”为引线,更“现象”更“悬搁”地去探查阿伦特思想图谱的蛛丝马迹,并将文本置于其身处其中的现实世界。必要时还会放在哲学史背景中考察哲学家们的概念创制及其斗争,抽丝剥茧地理清阿伦特富有理
本书共七章,内容包括:犹太思想在二十世纪之交的德国、施特劳斯对“犹太人问题”的哲学反思、施特劳斯的雅可比批判与泛神论之争、施特劳斯笔下的斯宾诺莎宗教批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