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S.Kuhn,1922-1996)的代表作之一,是其第一部著作,也是其影响最大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的姊妹篇。本书于1957年出版,先于《科学革命的结构》,后一书中的核心观念在本书中均有雏形。本书不仅准确地详述了许多天文学概念和技术性细节,还以大量篇幅描述了哥白尼革命各个发展
今天所见《考工记》,是作为儒家经典《周礼》的一部分。《周礼》原名《周官》,由
科学史学是研究科学史学史、科学史理论、科学史流派、科学史方法的一门学科。本书是第一部导论性的科学史学教科书。作者梳理了科学史研究主题、流派和思潮演变史,在分析重要科学史家和科学史研究范例的基础上,阐述了科学史研究涉及的主要历史观和科学观及其理论依据,结合实例评介了科学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及其优势和局限。书中配有思考题和引用
本书对科学史社会文化转向的肇始之作——“牛顿《原理》的社会与经济根源”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该作品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史学的首次尝试,后由于种种原因,其价值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BR》本书通过追溯赫森论题的历史背景,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重新审视了赫森对贝尔纳、默顿、李约瑟等的科学社会文化研究的影响,认为尽管赫森论题受到时
库恩写于1962年的这部著作,不仅被认为是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经典之作,而且一直被视作20世纪伟大的著作之一。库恩帮助每个人改变了看待科学的方式。他认为,科学发展不是线性,而是循环往复的。科学在“常规”和“非常规”时期之间转换变化,才能有所突破。库恩对科学仅仅基于证据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反之,他认为科学总是建立在他称之为
本书收录曾在中山大学求学、执教的张志林教授已发表的有关科学哲学研究的文章,涉及哲学元理论、形而上学、科学哲学、语言哲学、宗教哲学等多领域,主要内容包括“何为哲学?哲学何为?”“哲学视域中的科学和技术”“科学哲学和语言哲学中的实在论与反实在论”“因果观念与休谟问题”“量子力学哲学问题新探”“科学思想史研究:以化学亲合观为
本书从比较的角度对两种思想传统下的科学哲学进行比较研究。主要以俄苏与西方科学哲学的比较研究为基础,并通过两者的比较彰显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的思想优势,在分析各自发展历史的基础上,进一步反思俄苏科学哲学独特的发展道路,总结其思想资源,为推进中国科学哲学的本土化发展寻求重要的思想启示。《BR》本书的内容主要包括:西方与俄苏科
本书是著名科学家钱伟长先生专门撰写的普及性质的“大家小书”。本书从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数学、天文和历法、指南针和指南车、造纸和印刷术、火药、机械、建筑等九个方面,分类系统地介绍了我国历史上的科学发明。本书配近百张图片,有的甚至以彩图的形式展现。全书图文并茂,翔实科学,深刻说明我国有着优秀的、丰富的科学历史遗产。
日本自20世纪60-70年代取得辉煌的经济成就以来出现了两个问题:一个是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另一个是日本文化“独特论”和“优秀论”的泛起,其中包括对日本自然观的礼赞。对此恶劣的环境和自相矛盾的说辞本著作出分析与批判。就第一个问题,著者认为,虽然我们日本人历来宣称自己尊重自然,酷爱草木鱼虫,但现在“已无法再说自己拥有热爱
本书是一本让人大开脑洞、训练思维、自我成长的人文通识读本。它介绍了科学史和科学哲学根本的问题,如什么是真理、哲学性/概念性事实等;涵盖了史上对科学世界观产生冲击的历史发展和哲学主题,如从亚里士多德世界观到牛顿世界观的变迁;探讨了近代科学发展,特别是相对论、量子力学和演化论等理论给世界观带来的挑战。学科学,不能不知科学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