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余姚志》四十卷,乾隆四十三年(1778)修,四十六年(1781)刻本。书前有秦廷堃、唐若瀛、李汝麟序,又有唐若瀛所撰凡例,同修姓氏。卷一、卷二为建置,卷三为山川,卷四为津梁,卷五为古迹,卷六为城池,卷七为衙署,卷八为湖泊,卷九为物产,卷十为田赋,卷十一为灾祥,卷十二为风俗,卷十三为学校,卷十四为祠祀,卷十五为
《(万历)萧山县志》六卷首一卷,明刘会修,明戴文明、张谅、蔡大绩等人编纂。明万历十七年(1589)刻本,半叶十行行十九字,小字双行同,有图。白口,单鱼尾,四周双边。书前有罗万化序。本志修纂体例上承《(嘉靖)萧山县志》,部分文字记载亦有沿用,补载自嘉靖至万历间变革,亦增录相关诗文。
《(康熙)嵊县志》十二卷,清知县张逢欢修,邑人袁尚忠等纂。清康熙十年(1671)刻本,半叶九行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左右双边。以志嵊县历代地理、建置、民赋、学校、祠祀、官师、选举、人物、艺文等内容。
绍兴县志资料,为民国时期绍兴县修志委员会辑录绍兴历代前志之作,原书共十六册,其中第一册为“乾隆府志摘补山阴之部”“乾隆府志摘补会稽之部”;第二册为“乾隆府志隶属府城之部”“李越缦堂嘉庆山阴县志评改本”“李评府志属于山阴之部”“又属于会稽之部”“康熙会稽志校误补遗”“道光会稽志稿校误补遗”;第三、四册为“越中金石记摘录山
《(民国)嵊县志》三十二卷首一卷,牛荫麐、罗毅修,丁谦、余重耀纂,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铅印本。书前有罗毅序、余重耀序,凡例,以及折页测绘县境图等24张,后有图考刊误。卷一地理,卷二建置,卷三水利,卷四赋役,卷五、六为学校,卷七、八为祠祀,卷九、十为职官,卷十一、十二为选举,卷十三风土,卷十四至二十二为人物,卷二十
本书以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婺文化英语教学”课程为研究案例,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深度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分析等方法研开展研究,使用Nvivo12软件对收集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研究“婺文化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学经历和学生的学习经历,并提出如何改善和提升文化英语教学的方法和路径,结合了文化与英语教学两个学科领域,通过将婺
营上古寨位于贵州省织金县龙场镇的东北部,景色优美,建筑物风格独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2013年8月,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系织金县目前唯一一个入选该名录的村落。本书于2022年2月启动编纂,2023年9月编纂完成。全书分为概述、基本村情、文物胜迹、村落保护、特色文化、旅游名胜、村域经济、风土民情、村民生活、新农
《来广营乡志》全景式展示了来广营地域的自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真实记录了地域的可考历史和发展历程,全书设置19章、版面字数51万左右、收录图片200幅,所有资料来自国家、市、区资料。为关注来广营地区发展的各界人士提供详实的历史资料,为来广营子孙后代留下一笔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和道路,提
本书以老区人民为主体,以老区发展为主线,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分门别类地体现历史进程特征,阐述了在党领导下,革命老区光辉的革命史、不懈的奋斗史、辉煌的成就史,详细介绍了乐东黎族自治县革命老区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等时期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乐东黎族自治县发奋图强、改革创新,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此
本书收录了栾成显先生自改革开放以来发表的徽学研究论文。徽学是20世纪以来学术研究的新潮流之一,本书所选文章皆是关于徽学的基础性研究与拓荒之作,内容涉及徽学定位与构建、徽州文书考辨、鱼鳞图册考析、黄册研究、徽商研究、谱谍考论、徽州文化述论等徽学研究诸多方面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