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解作为人类的这个挑战上,存在主义治疗算不上是一种取向,却也不只是一种方法,它吸收了丰富又多样的哲学传统与方法来看待这个世界。存在主义习惯性地被认为是难以概述和理解的,而其观点的神秘色彩常被哲学家和实践者所使用的艰涩语言烘托得更加浓烈。《存在主义疗法:100个关键点与技巧》提供给我们全面且容易理解的指导,帮助我们了解
本书由六章构成,集中讨论了"语义推论主义和逻辑表达主义""实践推论与规范""可靠主义的卓识与盲点""单称词项的推论主义解释""从推论到表象的社会路径"以及"客观性与合理性的结构"等内容。
心灵与世界之间的二元论关系是自笛卡尔以降的现代西方认识论传统中的主流观念,其基本主张是知识存在于心灵的观念之中,而心灵的功能就在于表象世界。这一“中介”认识论思想一直延续到当代哲学之中,成为俘获当代哲学的一幅基本图像。与此相反,该书表明,知识包含比心灵表象更多的东西,我们更多的是通过具身性地与世界打交道来获取关于世界的
本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分析哲学运动与当代哲学发展研究”(12&ZD118)的结项成果,由英国约克大学教授毕明安(MichaelBeaney)主编,由教育部长江学者江怡带领的分析哲学研究团队担任主译。本手册由40位国际著名哲学家共同撰写完成,列入国际著名的牛津哲学手册系列,2013年牛津大学出版社出
“强制阐释论”文献汇编共6卷,分为《价值》、《内涵》《概念》(一和二)、《反思》与《重建》,将近年来有关“强制阐释论”的学术论文尽数收录。“强制阐释”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张江教授提出的一个文论概念。从2012年开始,张江教授陆续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对当代西方文论存在的问题和局限进行辨析,并提出当代西方文论的根本缺陷
本书分七章,首先概述胡塞尔现象学中历史主题化历程,进而全面论述了胡塞尔关于科学意义的起源、沉淀、扩展以及其流传在近代被中断的理论,对胡塞尔关于重新激活科学意义源泉的能力的理论内涵及现实意义进行了深入辨析,阐明了胡塞尔关于科学意义之历史地平线的理论,即生活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由十篇文章构成,内容涵盖了对资本主义框架内诸多现象的剖析与批判,是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领域中研究成果的一次集中介绍。其中,德国价值批判学派重要思想家罗伯特•库兹的三篇文章,对全球化的前景、全球经济危机的因果关系以及正在发生的全球经济危机做了鞭辟入里的分析。该学派另一位代表人物克
本书从存在主义心理学角度,解释了现代人的“缺爱”其实是存在感的缺失,指出我们没有安全感、极度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认同的原因,帮助我们重新定义存在的意义和自我价值,找到自己的闪光点,骄傲自信地活下去。
"生命教育思语"是表达生命教育思想的学术随笔集,共三卷22辑。三卷分别为:卷一《人,真不是东西》是哲学卷,精选了关于生命价值哲学研究的75篇随笔;卷二《教育,给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是教育卷,精选了关于生命教育研究的70篇随笔;卷三《此心安处是吾乡》是人文卷,精选了关于学习生活和人生感悟的随笔78篇。整套"思语"以一种生
本书对西方理性主义时代非常重要的五位哲学家进行介绍,即笛卡尔:欧洲近代哲学之父斯宾诺莎:理性主义的杰出代表莱布尼茨:17世纪的亚里士多德康德:三大批判的思想家黑格尔:理性主义的集大成者。中文部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这五位哲学家的人生经历、重要观点、主要影响、启示作用这几个方面,突出表现了他们的历史地位和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