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高镇,隶属于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素有“金匠之乡”之称。本书分“北高史话”“当代北高”“北高景观”“北高风情”及附录五章,以独特的视觉、通俗的语言、轻快的笔调,从历史演进、人文掌故、风物景观、经济发展、文化嬗变等,对北高的悠久文化的丰富内涵进行全面解读,让北高年轻一代,全面、深入、立体、生动地了解和认识家乡、热爱自己的
江苏饭店的前身安乐酒店始建于1928年,坐落于太平路上,是民国时期南京设备最全、规模最大的两家宾馆之一,吸引了八方宾客纷至沓来。“安乐酒店”的招牌,系国民党元老、监察院院长、著名书法家于右任亲笔所题。桂系李宗仁、白崇禧等要员,都曾入住于此。名报人张友鸾在其《秦淮粉墨图》一书中,频频提到安乐酒店。安乐酒店除见识风云变幻的
《(光绪)上虞县志校续》五十卷,首末各一卷,书前扉页牌记为“光绪戊戌(1898)孟夏开雕次年仲夏成书”。书前有储家藻序、徐致靖序,又有凡例、县图等。卷一为方舆图、营建图,卷二为沿革表,卷三为职官表,卷四为选举表,卷五至卷十九为列传,卷二十至卷二十九为舆地志,卷三十至卷三十二为食货志志,卷三十三至卷三十五为建置志,卷三十
黄河文献是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的历史见证,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充分挖掘海外黄河文献,从历史维度、文明互鉴视角探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有助于向世界展现黄河文化与中国精神。本项目以海外黄河文献的搜集整理为核心,探讨海外留存的黄河文献,整体总结其文献价值与文化价值,以期揭示黄河文化的主要内涵与精神特质。本丛书收录海外黄河文献1
在“太行八陉”中,河北易县有一条叫蒲阴陉,中国第一部词典《尔雅》解释说:“山绝,陉”。本书内容围绕“太行八陉”之蒲阴陉的若干问题展开,全书内容分为2部分:正篇与附论。一、正篇部分围绕蒲阴的名称源流以及中古时期蒲阴陉的若干问题展开,涉及蒲阴陉的走向以及沿线重要的关口以及沿线的主要遗迹,其中若干问题采取专题形式进行讨论,例
《[光绪]汉阳县识》十卷,清濮文昶修,清张行简纂。该志内容分略、录两部分,略三卷:卷一地理略、卷二营建略、卷三人物略;录七卷:卷四典录、卷五祀录、卷六名录、卷七图录、卷八文录、卷九簿录、卷十杂录。《[同治]汉阳县志校》二卷,清许盛春等纂。该志旨在对《[光绪]汉阳县识》订伪补缺,误则正之,缺则补之。《[民国]续修汉阳县志
夏口,即汉口,为武汉三镇之一。1861年,汉口开埠通商;1899年,将汉阳、夏口分治,设夏口厅。民国初年,易厅为县。《[民国]夏口县志》二十二卷,是近代汉口建县后的第一部志书,也是新中国成立前汉口唯一一部内容全面志书。该志全面地反映了清末民初汉口地区的历史与文化,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该志在全面吸收前人修志经验的基础上,
本书稿是桐城北乡千年古镇孔城简史。作者经过十数年的文物实地调查与文献考徵,对桐城北乡千年古镇孔城进行的系统研究,有助于孔城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本书稿以广采史志典籍、相关考古研究成果及实地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孔城的历史沿革、集镇类型、建筑遗存、民俗风情、历史名人、多元文化、风光形胜、文化特征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
本书是《果洛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文化系列丛书》之一,主要收集了果洛建政以来工作过的老领导、老同志工作经历的相关文章,旨在反映果洛建政70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取得的辉煌成就,引导教育干部群众知晓果洛历史,忆苦思甜,继续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遗志,发扬无私奉献和苦干实干精神,勇于担当作为,追寻红色足迹,感悟革命精神,凝聚奋进
本书是一部《新青海》月刊社会调查集。20世纪30年代,青海地区开始有了现代报刊,《新青海》月刊影响最大,内容涉及青海地方社会历史、经济、教育、风俗习惯、文艺作品等。本书以其刊发的调研文章分类整理,分为人口与面积、县治情况、经济调查、文化教育、社会风俗、医疗卫生等六部分,是研究近代青海社会史的重要资料。《新青海》月刊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