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的鄂伦春族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鄂伦春族所处地区的自然生态和人口变化,重点探讨了1949年以后的森林开发、定居化以及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禁猎转产”等政策,对于当地生态环境影响的同时,如何使原住民族——鄂伦春族的生计、社会和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探讨了狩猎民族如何从以血亲关系为基础的“同质”社会
本书稿内容分“文书汇编”“文书图集”“研究文论”三大部分。“文书汇编”收录188张由繁体转写成现代简体的文书;“文书图集”收录345张文书扫描件;“研究文论”收录3篇文章:《贵州毛南族聚居区清朝民国时期文书的调查与研究》《从一份清光绪年间“教育文书”看贵州毛南族近代教育的发展》《明清时期贵州平塘县毛南族聚居区的社会组织
《满学研究5》是东北大学秦岛分校中国满学研究院主编的一部文集。书稿分为满族家谱研究、满族碑刻研究、清代八旗契约及户口档册制度研究、满族传统古村落调查、清代民族文化交往与交流、满族语言文字研究等部分,收录了满学研究方面的16篇学术论文,内容涉及该领域的历史、语言、文学、民族关系、民俗、族谱、教育等方面。包括《浓缩驻防八旗
本书关注黑龙江沿岸的历史、文化、生态与环境,以中俄两国跨界民族为议题,探讨黑龙江沿岸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内容包括:俄罗斯远东土著民族与跨界民族、俄罗斯埃文基人的宗教信仰、鄂伦春族的生活习俗等。
本书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视角,在梳理苗族传统伦理主要内容、分析概括苗族传统伦理基本特质与社会功能的基础上,结合文化全球性发展的时代特点阐释苗族传统伦理现代转换的具体路径。
本书收录了《掌握以贝叶经为基础的仪式知识——对斯里兰卡贝叶经传统的概述》《对傣泰族群教手稿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一些考察》《傣泰民族教文学的跨界交流》等文章。
本书图文并茂地对客家之谜进行了探索,揭示了一个独特民系在迁徙过程历史中凝结成的寻根意识、进取精神和冲天豪情。本书着重体现了客家人的危机意识、忧患意识,从而揭示出经千年蛰伏之后,客家人为何在近代一啸冲天的历史动因。本书采用不同的视角、不同的阐释方式开拓、分析了一部客家精神史。
本书共分八个章节,首先简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缘由和意义,研究目的及方法,以及相关研究动态。其次,卡力岗的历史渊源中,对卡力岗的地理概貌、地名由来、地域范围进行概述,并对穆斯林移居之前卡力岗的地理环境及其部落形成的历史渊源加以阐述,以此对后文的论述奠定基础。从文化变迁的理论概述入手对卡力岗地区的社会变迁中民族的变迁,回族的
卡瓦格博是藏族聚居区最为著名的神山之一,也是青藏高原东部地区举世闻名的藏传佛教转经圈。转山圈之内,有宗教、家庭与经济这三种发挥核心作用的社会体系,对应信仰圈、一妻多夫制和家庭生计三种文化特质。本书为典型的民族志研究,采用整体观视角考察卡瓦格博转山信仰圈内暨青藏高原东部三江(澜沧江、怒江、金沙江)并流区的五个藏族社区(三
西羌古国迎来了明君圣主,并由他亲手建立一套君主威权体系内优异的制度,然而,这套制度非但不能绵延西羌的国祚,反而导致国家彻底灭亡,消失在历史的尘土中。是西羌的文化土壤中长存的一种难以消解的恶引发了这场不可避免的政治惨剧,抑或是这套制度本身就潜藏着灭亡和戕害自我的顽疾? 本书是德国启蒙思想家维兰德成熟时期的代表作,直面的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