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侧重于哲学基础理论,以“哲学的真实使命”为主题,围绕我国哲学界近年来关注的热点问题,就哲学究竟是什么、如何理解哲学和马克思哲学、如何理解马克思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及其相互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下篇着眼于将哲学融入现实生活之中,以“让哲学亲近生活”为主题,从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民族文化哲学、道德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根据教育部社科司颁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基本要求,按照近年来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新教材体系安排教学内容,努力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系统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前提下,着重介绍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本书围绕马克思哲学及其当代意义,把马克思哲学置于西方哲学史和西方现代哲学包括后现代主义这一宏大理论背景中,重新探讨它的理论主题、体系特征和当代意义,力图用新的科学和哲学研究成果重新阐释已成为常识的马克思哲学的基本观点;深入探讨被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所忽视、遗忘的马克思哲学的基本观点,系统论证马克思有所论述但又未充
本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文本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阐述,深刻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基本问题、社会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及当代价值,对习书记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发展理念、生态文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社会主义道路等具体问题进行了系统探讨,同时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批判性研究。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含义包括基本含义和重要意蕴两个方面。物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物质活动及其矛盾运动是思想观念以及上层建筑的现实基础,此为新唯物主义的基本含义。从方法维度看,新唯物主义是分析人类社会历史唯一科学的方法;从认识维度看,新唯物主义科学地研究和说明现实;从价值维度看,新唯物主义追求崇高的价值和理想;从实践维度看,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主办。《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总第20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进行了深入解读,深入研究了唯物史观、唯物辩证法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的路径选择、世界观方法论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价值论进行了发展与创新。本书对于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化哲
《黄枬森文集》共四个部分,11卷书。所收文献按照编年和分类相结合的方式编排:(1)第一部分为论著(1-2卷),主要收录作者自1983年以来撰写的著作和主编的著作中亲自撰写的部分,共20多部;(2)第二部分是论文(3-6卷),其中,哲学论文主要收录作者自1957年以来有关哲学方面的论文90多篇近100万字(3-4卷),人
本卷收录作者一生的重要哲学评论文章69篇,对了解中国建国以来哲学思想重大发展历程和重大思想争论、作者思想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对如何做学问、科学做学问且成功,具有重要启发意义。《黄枬森文集》共四个部分,11卷书。所收文献按照编年和分类相结合的方式编排:(1)第一部分为论著(1-2卷),主要收录作者自1983年以来撰写的著作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主要有以下特点:第1,力求反映时代精神。在教材中我们注意吸纳一些有关国际国内重大问题的材料及目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如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以及“十八大”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相关理论。第2,力求拓展学生的理论视野。教材在编写时增加了较多的阅读材料,这些材料有的是历史上著名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