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希那穆提与各领域思想者们的对谈 在生命的最后二十年中,克里希那穆提参与了数次讨论,这些讨论的参与者包括多位科学家、哲学家、艺术家。本书收录了他的十余次对谈,谈话对象包括瑞尼·韦伯、大卫·博姆、乔纳斯·索尔克、秋阳·创巴仁波切、沃普拉·拉胡拉、伯纳
本书为阿拉伯著名思想家伊本·西那的重要著作,为其《治疗论》的第六卷。全书分为四部分,分别论及治疗逻辑、肉体、数学和形而上学。该书泛论哲学,思想核心是关于存在的本体论。伊本·西那试图一方面维护对真主超验性的宗教信仰,另一方面也要表明必然存在与或然存在之间的连续性。伊本·西那的这种
本书从思想史的角度对整个印度教的瑜伽传统进行了梳理,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对瑜伽的概念、流派、源头和年代史进行了一般的交代;第二部分按照思想史的演进顺序,从印度经典文献中的瑜伽思想、代表性人物的瑜伽观点、重要的瑜伽流派、各种瑜伽修习方式等方面,呈现瑜伽思想几千年来的发展脉络,以及形形色色的瑜伽理论与修习。
本书运用文献、纸草、铭文等多种史料,以犹太观念为切入点和载体,探究了犹太文明在希腊化-罗马时期的发展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犹太文明与埃及文明、希腊文明以及罗马文明之间的互动与博弈,立体地展示了相关时期地中海世界各主要文明的犹太观念在长时段上的变化以及文明间的相互影响而造成的犹太观念的叠加与变异情况。全书详细探究了文明
《瑜伽经》为印度古代瑜伽派哲学的早期经典。现存《瑜伽经》由于其中包含着后来加入的成分,约在公元300至500年间定型。全书分为四品,由194个简短的经句组成。第一品主要论述了心作用和三昧的分类等问题,认为瑜伽是对心作用的抑制;第二品说明了造成痛苦的原因和进入三昧的基本方法,具体论述了八支行法的前五支(禁制、劝制、坐法、
本书由三部分构成,共178章,对《圣经》进行了系统的诠释。第一部分论上帝的存在、属性、上帝的名称和话语、人关于上帝的知识,以及犹太教的上帝观与伊斯兰神学的区别。第二部分主要讨论预言和神佑。第三部分着力探讨律法的性质和作用。同时,本书也阐释了迈蒙尼德在理性和信仰、哲学和宗教问题上的态度和立场,以及他对亚里士多德哲学和穆斯
本书是阐释印度重要哲学传统吠檀多的经典之作。全书共20章298节,通过国王贾纳卡与其导师八曲仙人对话的方式,对自吠陀时代以来印度宗教和哲学所探讨的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解说,围绕瑜伽哲学对现实人生的指导,阐发了“不二论”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原则,展示了一种立足于真我的圆满的生活观,即安住自我。
奥义书是古印度一类哲学文献的总称,是广义的吠陀文献之一。虽然奥义书由吠陀发展而来,因而经常被理解为婆罗门教与印度教的经典,但奥义书并不都是由婆罗门阶层写的,也不都完全反映婆罗门教的观点。现在已知的奥义书约有200多种,记载印度教历代导师和圣人的观点。本书所译的是学界公认的13种原始奥义书,它们是印度唯心论哲学思想和唯物
本书是印度著名的思想家,吠檀多不二论的代表人物商羯罗(约700—750或约780—820)唯一的一本独立的哲学著作。该书共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为韵文篇,后一部分为散文篇。在韵文篇中,商羯罗比较集中地讲述了他的哲学观点,比如讨论无知、明知,讨论阿特曼与自在神的同一,讲述奥义书圣句“汝即那”的最高意义;并以激烈的语句批判了
东西方心灵哲学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