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代序:读常见书与用新资料1、六朝文献考证,如《宋书州郡志》、《南齐书州郡志》、隋炀帝墓志、曹操高陵文物等2、六朝文献导读,如六朝通鉴博议、世说新语、颜氏家训、荆楚岁时记、谢朓金陵诗、刘禹锡金陵诗等3、六朝著作评介,如诸葛亮评传、拓跋宏评传、六朝艺术、六朝江东世族之家风家学研究等4、六朝著作序言,
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历史上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和节点之一,拥有丰富的海丝文化资源。本书聚焦于福建省在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从历史、经济、社会等多角度分析了福建省在海丝沿线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强调了文化多样性对推动现代海丝合作的重要性,旨在为福建省及其他沿海地区在海丝文化的保护、创新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康熙]公安县志》康熙六十年(1721)刻本。此志分目大部分依据康熙元年志略。公安县半是低乡,以堤为命,此编首增堤防一目,所有江防及支河、院堤,俱载修督之功。惟卷一既以兵防附城池之后,又列兵事一目于卷六之前,一事两目,颇嫌重叠。迁城疏应附城池或艺文内,专备一目似不合适。《公安县志》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共八卷,
本书探讨了国民政府时期北平市长的施政理念和治市举措对北平城市发展的作用,以及北平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内在联系。以何其巩、张荫梧、周大文、袁良、秦德纯、熊斌、何思源、刘瑶章等几位市长为核心,按城市建设的主要方面,如社会管理、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交通(电汽车、道路)、公用设施(自来水、电灯、电话)、市政建设等,选取
本著综合运用文献学、版本学、目录学、校勘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语言学、人类文化学诸学科研究方法,对三峡地区旧志文献所涉地区历史沿革进行全面梳理,对现存旧志进行穷尽式发掘整理,形成了“三峡地区现存旧志文献总目提要”成果;以清同治《增修万县志》为个案进行旧志校注,创新整理方法,为科学、准确进行旧志文献整理提供参考与范
《旧京图说》是北京日报特别报道部下的一个精品栏目,其报道主题为:照片里的老北京。每月固定推出数期,图文并茂,图片珍贵,文字生动,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本次出版的《旧京图说二》从2016年至2023年10月的数百篇文章中精选出50篇,结集成册。书中依据皇家重地、京华胜景、历史印记、时代之变等不同主题,收集整理,呈现了诸多珍贵
本书是一部基于天津史发展进而对天津学进行拓展研究的著作。全书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地理与文化;第二部分为文学与文献;第三部分为人物与史事;第四部分为近代公共事业;第五部分为近代工商业;第六部分为附录。全书从天津史研究出发,结合天津现实发展需要,同国内外有关城市进行横向的比较,鉴古知今,观彼知己,站在天津学的高度来介绍天
本书收录了仓修良先生关于方志学的相关论文。如发表于《文史》2001年第2辑的《从敦煌图经残卷看隋唐五代图经的发展》,《中国地方志》1994年第1期的《对当前方志学界若干问题的看法》,台湾《历史月刊》1999年第3期的《地方志与区域史研究》,等等。这些论文是仓先生一生精研方志学的论文荟萃。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本书是一部关于地域文化的论著,是“北京地域文化通览”系列图书中的一部。 本书用“历史沿革”“坛庙文化”“水系文脉”“工商文化”“园林文化”“戏曲文化”等 八章的篇幅,对从先秦到民国末年历史时期内的西城文化进行了考证研究,全面具 体地展现了西城地域文化中的显著特色,从侧面反映了北京作为五朝古都的历史 沿革和文化脉
延庆区千家店镇以百里山水画廊、中国延庆世界地质公园而闻名于世。本书 通过考古成果和大量的历史文献,揭示了从恐龙时代开始,到五六万年前在黑白河 流域生活的原始人类,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山戎部族,辽金元时期的神秘古道,以及 明代驻牧戍边的蒙古人,再到驻防的清代八旗兵等千家店地区北方民族融合发展 的历史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