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的赠礼:四川大学创意写作大学生作品选(第一辑)》是一本四川大学本科生的创意写作作品三年选,收录四十余位学生的阶段性作品,体现了近年来川大本科大一写作基础课和诗歌写作选修课的课堂面貌、教学理念和本科生们的成长脚印。本三年文选集分三个板块:第一个诗歌写作版块体现了本科不同年级的学生的进步、面貌和潜能;第二个命题小说写
《自然自在》这部作品集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生活的动情描写抒发了湖湘人民对家乡及国家的热爱,对人间真挚情感予以褒奖和真诚歌唱。作品集用朴实言语、长沙方言对市井文化进行了生动描绘,予基层民众的豁达开朗、质朴友善、积极向上,示精髓以传播。湘楚人杰地灵,作者以形象笔触,弘扬湖湘文化,充沛文化自信。诗集言语淳朴,文字流畅,是一部
本书稿以四库全书《次山集》、孙望《元次山集》、聂文郁《元结诗解》为底本,译注了元结的全部诗文,并按文体对作品进行了重新分类。共分为七个部分:悲天悯人的治世理想(早期诗文);趋向新乐府、披露民生疾苦的古体诗歌;乐山乐水的智者情怀(山水铭);针砭时弊、劝时救俗的杂文;内容驳杂、表现手法多样的杂记;良史信笔、直陈实情的政论公
作品集。全书分灵秀山川、水韵祁连、物华天宝、红色印记、文化撷英、大美家园6个章节,共66篇文章,附录部分收录了县域精品旅游景观百余处。该书采用散文、游记、纪实文体,用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叙事方式,辅之以精美的摄影作品,全方位讲述肃南厚重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美景,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展示了肃南多姿多彩的山水画卷,渗透着作者对家
《行吟集》是张和平先生个人作品集,按时集辑录其自1984年7月至2024年4月所作诗、词、文百余篇。集中以旧体诗词为主,也收录了几篇现代诗、文。作者继承了传统士大夫“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他主政一方,心系苍生;又笔耕不辍,不失书生本色。四十年间的创作既真实记录了作者的人生旅程和心路历程,也承载了一代人的价值追
本书是朱蕴山先生的一部诗文选集,收录诗词305首、文章17篇,其中有最新发现的朱蕴山先生手迹遗存。六安市老新闻工作者协会拟编辑一套“六安文化名人丛书”,由著名作家徐贵祥作总序推荐,辑录六安市的文化名人的经典著作,《朱蕴山诗文集》是其中一本。本书分为诗词、文章和附录三个部分,从朱蕴山先生的诗文和友人为他撰写的纪念性文章中
本书是“浙江文丛”的一种,是清代文人钱陈群诗文结集的整理本。钱陈群(1686-1774)字主敬,号香树、柘南居士,嘉兴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曾被雍正夸奖为“安分读书人”,叠升其职,在乾隆朝任顺天府学政、刑部侍郎等职,为乾隆的文学侍从之臣,与沈德潜齐名。本稿收录有《香树斋诗集》《诗续集》《香树斋文集》《文集续钞
本书是浙江文丛之一,是清代文人许汝霖的诗文集。本书对许汝霖的诗文集进行了全面的整理与点校,以浙江图书馆所藏清康熙刻本《德星堂文集》八卷、续集一卷,《河工集》一卷、诗集五卷为底本,关于许汝霖著作,迄今未能寻出其他本子作为参考互校。故集中部分缺失的内容不能利用其他的本子进行参照补充,暂付阙如。本书整理过程中,按照现行的标点
1924年,国立西北大学与陕西教育厅合办暑期学校,鲁迅先生应邀来陕讲学,成为西大校史上光辉的一页,也由此奠定了西北大学鲁迅研究的历史基础。自20世纪30年代起,许寿裳、曹靖华、郑伯奇等先后撰写了系列鲁迅研究文章。50年代起,以侯外庐、傅庚生、郝御风、单演义、张华、阎愈新、王富仁、李鲁歌、武德运、任广田为代表的几代学人筚
个人作品集,共71篇,全部作品都曾公开发表,散见于《羊城晚报》《湖南日报》《文汇报》《海南日报》《深圳特区报》《株洲日报》等报纸和《湖南文学》《芙蓉》等文学刊物。书稿内容集中表现为人民生活、祖国山河、民俗风情的歌颂和抒写。作者注重从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中吸取营养,立足于自身的生命体验,追求用本真、凝练、形象的文学语言去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