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包括当今中国境内56个民族多元统一体的实体。这56个民族从历史上形成了他们之间既互相斗争、又互相依存统一,而又不能分割的整体。从远古的历史上看,在“中华民族”出现以前,中原及其周围地区,星罗棋布似的居住着无数的不同种姓的氏族和部落。 王玉哲编著的《中华民族早期源流》讨论的是先秦民族史。
黎族源于古代“百越”的一支,早在秦汉以前就从两广地区陆续来到海南岛定居。“黎”这一专有族称始于唐末,沿用至今。椰风海韵之海南,宛如一位清纯美丽的仙女,令人神往、喜爱,而生活在此的黎族更披上了一层魅力梦幻的神秘面纱,难道这一切还不能吸引您去进一步的了解她吗?那么就由我来为您揭开她的神秘面纱,看一下这位仙子的美丽面貌吧!
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是由众多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构成的。地域文化呈现着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共性,又以它们各自鲜明的个性,使中华民族文化更加异彩纷呈,璀璨夺目。就以汉族地区的文化来说,费孝通先生曾指出,汉族地区经济文化古今一贯的特点,就是“基本的同一性和不同地域特色相辅相成”。闽文化正是这样一个体现着中华文化精神,又
《藏学学刊》系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所刊,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藏学学刊》作为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的藏学学术研究园地,致力于藏区现状与社会经济发展、藏族历史与宗教、西藏考古与艺术以及与藏学相关的诸多方面的研究,设有论文、译文、书评等栏目,语言以中文为主,兼及英文。本书为《藏学学
“云南民族志”丛书是我院重点项目,该项目的立项研究是发展我院民族学重点学科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我院科研方向调整后的一项重要成果。民族学是我院的四大重点学科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建立了研究机构——云南少数民族历史研究所。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出版了一批成果,培养了一批人才,在
在全球化不仅成为人类的一种生产方式,而且成为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的背景下,文化变迁成为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美国社会学家乌格朋认为,导致文化变迁有四个方面的因素:发明、积累、传播和调适。①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流和传播导致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融合成为文化变迁最主要的动因,对全球化和本土化张力中的民族文化发展,主要有冲突论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是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五,内容包括了20世纪50年代中央访问团收集的资料,全国人大民委、中央民委等组织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以及民族识别等工作所搜集到的资料,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各省、自治区陆续分别出版,全套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共有84种145本。这些资料集中记录了我国少数民族
本书是一部回族史志论集,其中将著名回族史学家马寿千先生在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民族研究所和民族学系从事回族史学教学与研究而撰写的部分论文或文章辑录成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寿千老师一生潜心回族和伊斯兰文化研究工作取得的成就和对回族史学研究做出的突出贡献。收入本书的论文和文章编为六编,既有对回族的综合论述,也包括对元代、明代、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前身是建立于1952年的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研究部曾汇聚了中国大部分民族学与社会学的*人才,如中国民族学与社会学的开拓者潘光旦、吴文藻、杨成志、吴泽霖、费孝通、林耀华和李有义等人,以及他们的学生陈永龄、宋蜀华、施联朱、王辅仁、吴恒和王晓义等著名学者。20世纪80年代初,研究部更
民族学教学与研究在云南大学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传统。从20世纪20年代云南大学成立时起,民族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就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云南大学前进历程中的晴雨表。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民族学的发展也经历了筚路蓝缕的初创、艰难求索后的柳暗花明、名家辈出的辉煌、特殊历史时期的低迷徘徊以及雨过天晴之后的复兴。20世纪30年代,由方国瑜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