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留存有古老而完整的仡佬族傩戏,共分为37个大类,细分可达近300个小类,具有独特的宗教、民俗、历史、文学、戏剧、音乐等文化艺术价值。2008年,道真仡佬族傩戏被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2017年11月,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与道真自治县政府联合举办道真第二届仡佬傩文化艺术节暨傩文化学术研讨会
《教你守规矩2》是一本原创漫画书,书中以小故事的形式向读者介绍中国的文化礼仪。主要介绍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礼仪。本书介绍了同一事件在传统文化中的礼仪规范和在现代生活中使用规范的区别。既向读者介绍了传统文化也介绍了现代的礼仪规范。
京味儿,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只有认识京味儿,才能传承京味儿。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北京》无疑是值得阅读和收藏的京味儿读本。也许看了《道北京》,您才会知道自己到没到过北京。
《从外国冬至到圣诞节:近代以来圣诞节在中国的节日化》是关于圣诞节自近代以来如何逐渐在中国的部分都市里成为一个商业化节日的研究,时间跨度从晚清到民国,再到改革开放以后。最初耶稣诞辰被上海、江浙等地的人们称为“外国冬至”,到民国时期,耶稣诞辰逐渐被称为“圣诞节”,这个称呼一直沿用至今。与此同时,圣诞老人、圣诞树、圣诞大餐以
客家的节庆民俗传承保留了中华文明古老自然的文化形态,是闽西客家社会形态、传统精神赖以世代相传的重要载体。社前村赖姓族人每年举办的元宵出魁活动,是我国几千年来农耕文明的产物,是客家人坚守崇文重教传统观念的充分体现,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出魁,即迎花灯队伍中的化装踩街。所表演的故事情节,大都采自历代著名传说、
《文明礼仪/中职版山东省职业教育统编教材》针对当前中职学生实际,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对中职学生礼仪素养的需要,加强中职学生行为养成教育和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使学生掌握个人礼仪、家庭礼仪、校园礼仪、职场礼仪、社交礼仪的常识及方法技巧和规范行为,增进人际和谐交往,初步具备文明、礼让、优雅的职业素养,为更好地走上职业岗位、服务社
本书考察60多年来海南省五指山市毛阳镇牙开村黎族的生产、生活、婚姻家庭、纠纷处理、民间信仰、礼俗与节庆等习俗的变迁,并对其变迁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作者结合当地实际,探讨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黎族习俗的现代化选择与适应策略。
1937—1949年是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型政党转变为执政党的关键期,春节亦成为一条融合革命与民众的动员路径。本书以春节为研究对象,集中于两个层面的考察:一是春节革命化,即春节对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政治意义,表现为中国共产党政治力量介入乡村社会后利用、开发春节价值的政治活动;二是革命化春节,即春节对于乡村民众的民俗意义,表现
本书以江西省南丰县的多次田野考察为思维素材,以艺术人类学为主要学科方法,系统地探究了江西傩艺人家族宗族身份、地缘身份、族群身份与地方家族宗族记忆、村落公共空间记忆与族群记忆各个层面在历史和逻辑两个维度上的复杂性关联与互动。
明清祀孔文献辑刊(全5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