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籍总目》是现存中国汉文古籍的总目录,旨在全面反映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主要图书馆及部分海外图书馆现存中国汉文古籍的品种、版本及收藏现状。在传统四部分类法的基础上,以经、史、子、集、丛书5部,分类著录各书的书名、卷数、编撰者时代、题名及撰著方式、出版者、出版时地、版本类型及批校题跋等信息,同时标列各书的主要收藏
《北京市文物局图书资料中心藏古籍珍本丛刊》共精选了65种珍贵古籍,包括经部5种、史部12种、子部11种、集部37种,所选底本流传稀少,学术价值很高,且在全国藏书单位中不超过三家收藏。入选文物级别的藏品有二级19种,三级4种,均为首次影印出版。
《天津地区馆藏珍贵古籍图录》珍选天津典藏古籍珍品,包括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文献、宋元善本、明清善本、明清稿抄本、佛教典籍、舆图、拓本钤印本以及少数民族文字文献等。从早的南北朝时期的写经、到清人稿抄本,时间跨度超过千年,从司马光手稿本《资治通鉴》,到《(隆庆)云南通志》,交融空间岂止万里。图录涉及汉文与民族文字的古籍,
古籍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铭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古籍生动展示了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灿烂的文明进步成就,古籍保护工作成就展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辛历程和辉煌成就。当前,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社
《第一批四川省珍贵古籍名录》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6号)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川办发[2007]61号)文件精神编纂,旨在加强对珍贵古籍的重点保护和利用。《第一批四川省珍贵古籍名录》所录古籍,皆为纸本,唐、宋、元、明、清各代皆备。有
青少年爱科学·科学原来这样美 一口气读完科普经典
中國近代中醫藥期刊彙編總目提要
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陶行知文集、苏霍姆林斯基选集、教育的经济价值、终身教育引论、明日之学校、爱弥儿、和老师的谈话等。
苏州博物馆图书馆所藏中文古籍有10万余册(含卷轴、册页等),虽不云多,然可日精善,尤其是佛教经卷、地方文献、碑帖拓片、名人手稿等,均为极富特色的馆藏佳品。自2007年开展全国古籍普查始,苏州博物馆迄今已有56种古籍入选全国珍贵古籍名录,127种入选江苏省珍贵古籍名录,其中不乏历史文献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俱佳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