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怪文化是日本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渗透在日本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有学者将妖怪研究视为理解日本历史和民族性格的方法之一。在日本,每一座城市、每一个乡村,甚至每一条街道,大到庙宇楼阁、小到锅碗瓢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神明与魔物。这背后藏着的是日本人对于自然、人文和社会的深层思索。世界上,仅有日本将“妖怪”作为一门大学问
本书收集了坎贝尔的演讲和文章,涉及的主题聚焦于他最喜欢的话题——亚洲信仰中的神话和隐喻。坎贝尔通过研究佛教、印度教和其他东方信仰体系的故事和意象,包括中国道教传统中的阴阳宇宙观,探索了东方的核心哲学和神话,通过例子和故事将它们与西方的哲学和神话相互比较。
本书共分为七章,通过妈祖信仰的源起与传播、古代妈祖塑像造型艺术的历史分期考察、妈祖塑像制作技艺及区域比较、视觉隐喻与图像释义、记忆表象与纸符本义、多元复合的俗信文化意向塑像和图像中的妈祖形像及复原实践等几方面研究妈祖图像和塑像特有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本书在比较视野下对海南黎族的原始宗教文化及百越古文化进行研究分析。书稿以海南黎族为主要研究对象,与其他百越古文化进行比较论证,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考察海南黎族原始宗教的特征,追寻黎族原始宗教源流及文化意蕴。书稿专注于图腾崇拜、天体崇拜、原始宗教祭祀与仪式以及巫术与禁忌等四个方面,选取表现最鲜明、题材最丰厚的部分进行考
本书具体包括中国的壮族、布依族和傣族,越南的岱、侬族和泰族,泰国的泰族,老挝的老龙族群,以及缅甸的掸族,印度的阿萨姆人等。作者将他们的族源神话分成布洛陀与姆洛甲神话、盘古(伏羲)兄妹神话、布桑嘎西与雅桑嘎赛神话、九位仙人与坤鲁坤莱神话、来自“勐恬”(坤布隆、布热与雅热)神话等五个神话片区,这五个片区各有特色,又都保持了
本书为艺术类图书,以手绘的形式,再现了世界各地神话传说中对世界的想象。作者基于世界各地的创世神话传说和古典文献,将人们想象中的宇宙世界描绘了出来,其中包括古埃及、巴比伦、波斯、希腊等古文明对宇宙的构想,也有美洲、澳大利亚、非洲原住民传说中对世界的想象。作者笔下的宇宙美丽又陌生,富有想象力,不仅有助于加深读者对世界各地文
本书讲述中国传统文化里的诸神与节令的关系,结合民俗学、比较学、文化人类学、方言、建筑等内容,以盘古、女娲、伏羲、神农、黄帝、颛顼六个专题展开,每个专题再分神话传说和文史典故、节令故事、祭祀的庙宇等具体着墨。最可贵的是,本书考察这些神话故事的文化意义时,其出发点是“文化是生活的本身”的个人体验和旨归。
本书是一本严谨的历史类学术著作。鬼虽然是一种想象的存在,但鬼文化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它滋养着人类的想象力和文学艺术的发展;对其进行分历史阶段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该历史阶段的社会和人心,有益于中国史和中国文化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本书中,作者以通俗流畅的文字,严谨的学术态度,介绍了从远古到六朝时期的中国鬼文化,如鬼概
上古神话研究是闻一多十分重要的学术成果,从他20世纪30年代初任清华大学教职开始,到40年代初在西南联大撰写《伏羲考》、授课古代神话为止,时间跨度约十年。本书收录闻一多代表性的神话学研究成果九篇,除《伏羲考》《姜嫄履大人迹考》《高唐神女传说之分析》等经典成果外,还收录了普遍被人忽视的《东皇太一考》。他的神话学研究既运用
秦文化在西北获得早期发育的条件,秦人的精神世界与信仰体系因此与东方有所不同。本书就有关专题进行探讨,书名取用“信仰世界”四字,其实只是模糊言之,讨论的内容实则可归入思想史、意识史,主要涉及秦人礼俗、知识构成、文化理念以及政治权力集团意识形态导向等问题,其中诸多现象颇多巫术或说数术色彩。具体而言,本书就秦“畤”体现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