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出版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布满创伤的年代里。作者以文化形态学为模型,以历史比较的观相学为方法,参照有机体的生命节奏描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并在比较视野下揭示了西方文明必然走向没落的命运。它认为,历史不是直线型的,而是循环的,每一种文明在经历新生、繁荣的阶段之后,最终都会走向衰落,而当时的西方文明正走向没落。
本书稿立足于建构当代中国历史阐释学的视角,作者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内容集中于历史学与阐释学,采用跨界方法,追求古今中西的融通。全书共分为十二章内容,主要探讨了“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阐释·诠释·解释·说明、Hermeneutik的汉语译名、从语言起源到文本出现、阐释、“绝地天通”与人类传话活动的肇始、中国古典阐释
在这本别开生面的访谈录中,玛丽亚-露西娅·帕拉蕾丝-伯克通过与九位引领了新史学写作的学者的对话,探讨了历史写作的新路径,考察了所谓新史学的特性。在一系列的访谈中,阿萨·布里格斯、彼得·伯克、罗伯特·达恩顿、卡洛·金兹堡、杰克·古迪、丹尼
【贝页】就离谱啊,历史 “不正经”历史直播现场。50个真实的历史问题,带你探索被正史埋没的“小历史”
百页图文,展现从南猿到太空时代的人类数百万年历史,并解说其中的众多关窍:现代智人如何诞生,如何经历了认知革命和农业革命,如何凭借集体的想象创造了货币、阶级、国家、法律及经济制度,新科技如何引发了地理大发现、太空探索这样的壮举,又如何铸成了各种悲剧……
《画给孩子的人类简史》用幽默生动的语言激发孩子对历史的好奇心,打开历史阅读的视野,探索人类历史的内涵和外延,感受人类文明的辉煌和挫折,更多历史章节,细节满满,画风谐诙有趣,让孩子爱不释手,历史启蒙喂大格局,让孩子受益一生。
历史研究是历史学者的心智活动,所凭借者虽是实的史料,研究过程却不能没有虚的功夫。历史并非有了史料便可不证自明,主观的认识因素须参与其间。历史学者应在研究中明确基本学术思想,详尽而又严谨地展开论证过程,有立论,有驳论,有推理,有臆断,有演绎,有归纳,有想象,有虚构,有假设,有创制,有关联性思考,有研究性结论,有时甚至需要
本书由章开沅先生不同时期公开发表的有代表性的论文结集而成,包括《走自己的路——中国史学的前途》《辛亥革命与江浙资产阶级》《要加强对辛亥革命期间社会环境的研究》《对于张署的再认识》《论史魂》《王道与霸道——试论孙中山的大同理想》《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参与的史学与史学的参与论纲》《张謇与中法劝业银行》等,这些论文按照发表时
本书在世界多所知名大学、研究机构从事过学术研究,由于研究领域的关系,更是常年在东南亚区域行走。在读书治学过程中,作者愿意把读书和行走的体会记录下来。《学人记》就是作者四十年学思历程的感悟,包括上篇“行走的思想集”和下篇“历史的文化集”。上篇“行走的思想集”是作者近四十年的哲思与随想。下篇“历史的文化集”则展现的是作者对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10月,当时属中国科学院。1959年9月,划归上海社会科学院。下设的现代史研究室成果丰硕,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收藏了数千万字的珍贵史料,涵盖"上海工人运动史料委员会",其二来自"五卅运动史料"课题组,其三来自"非基督教运动"课题组和"美帝利用宗教侵华史"课题组遗留下来的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