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柯林武德的思想自传。柯林武德是20世纪上半叶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其哲学思想和史学理论至今有着重要的影响。作者在本书中叙述了自己思想的发展历程,以真诚的态度剖析自我,犀利地批评了当时的哲学、史学研究状况,总结出历史哲学原理,提出关于历史观念的三条定理,构建了自己融通哲学与史学的独特理论体系。柯
《人类知识原理》是贝克莱的主要哲学著作,也是西方哲学经典之一。其中心思想是批判物质的独立存在,证明非物质主义原理,即物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海拉斯与菲洛奴斯的三篇对话》通过两人对话的方式,进一步阐释了《人类知识原理》的主要观点,第一篇论证原始性质和次生性质都是心中的观念,第二篇反驳物质存在,第三篇反驳无神论和怀疑论。
本书对21世纪哲学的建制以及哲学所面临的严峻的社会政治环境进行了深刻反思,对21世纪哲学的合法性与未来命运进行了系统思考,对在“苏格拉底也不能得到终身教职”的当今时代“如何做哲学”这一问题进行了元哲学层面的回答,对哲学成果的评价标准、哲学的建制如何影响哲学的内容等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本书提出了具有启发性的“田野哲学”
《舍勒的心灵》是当代知名现象学专家弗林斯教授在编辑完舍勒全集后,对舍勒思想全面进行全方位勾勒的集大成之作,全书共有九章,分主题讨论了舍勒重要的思想观念,如价值、人格与爱在舍勒伦理学思想中的基础地位,身体和同情感任何能解决他者与自我的关系,以及与他人共在的问题,爱、怨恨等情感对人类来说的重要意义等,知识的诸形式与社会的关
霍布斯论公民联合体(汉译名著本22)
希望问题是康德哲学体系的三大基本问题之一,介于理论与实践两大领域的“中间”,是理解康德理论哲学、实践哲学乃至整个思想体系的一把重要钥匙。一直以来,学界对于康德希望问题缺乏专题化、学理化的研究,导致该问题长期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本书以康德希望问题为核心,梳理其包含的“显隐二重结构”,即“显性结构”—道德前提、幸福对象、幸
本书以欧洲思想史为镜鉴,全景式地介绍了从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到20世纪初共百余年的俄国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在作者看来,俄国的18世纪和19世纪构成了一个具有鲜明特征的文化时代,便于人们将它视为一个结构整体。正是在这一时代,作为一个群体的知识分子在俄国出现,他们关于俄国命运、关于自身使命等问题的思考具有重要的思想史意义;他
联结先天综合判断的主谓词的中介或第三者是什么?(简称“第三者问题”)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但一直以来学界对该问题都缺乏应有的重视,更缺乏对该问题系统而专门的研究。本书系统地探讨了纯粹数学、自然形而上学、实践哲学、美学等领域中先天综合判断的第三者问题,并对该问题的来龙去脉做了大致的梳理和阐释。第三者问题的研究对理解和
《俞吾金全集》共20卷,将俞吾金教授的全部作品分为生前出版的著作,生前发表的中文文章、外文文章和遗作三个部分,汇聚了俞吾金教授一生的学术精华,是其哲学思想的全面体现。全集不仅收录了俞吾金教授在哲学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哲学文化和美学等诸多领域的学术专著,还包含了俞吾金教授生前发表的
1903年,第尔斯(HermannDiels,18481922)出版《前苏格拉底哲学家残篇》,后经修订增补,在其生前于1906年、1912年、1922年出版第二、三、四版。其学生克兰茨(WaltherKranz,18841960)在1934年、1952年分别出版了第五版和第六版。1948年,英国学者弗里曼(Kath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