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稿通过对《谈谈辩证法问题》的解读,不仅总结了列宁对辩证法的研究成果,而且明确论证了辩证法的实质,从发展观内部阐发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并对辩证法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进行了阐释。此外,本书稿对辩证法与中国道路的联系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探讨:第一,辩证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中国道路体现了辩证法的普遍性原则,即事物发展的
本书力图将《国家与革命》的汉译传播嵌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语境,在具体梳理、考证中国知识分子关于该文献的早期阅读史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它的研读对中国共产党人建构富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阶级国家观与总体革命观、创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想导引意义。
本书是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文献搜集、整理与研究(1917—1949)”成果,由嘉兴学院红船精神研究中心康文龙、吕延勤主编,是我国第一部关于1917—1949年间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史的资料集成,全面搜集、系统1917—1949年间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经典著作译本、阐释著作、列宁传记等100
本书对列宁和第二国际主要理论家的未来社会实现理论进行了比较研究。列宁在20世纪初阐释了以俄国革命首先胜利为引领的世界社会主义实现新路径,彰显了列宁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及其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怀。通过比较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战胜修正主义,是实现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列宁弥补了以卢森堡为代表的第二国际左翼理论家关于未来主义
列宁的国家观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国家观,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对国家问题的思考和研究,贯穿列宁革命的一生。十月革命和新经济政策的实践,是列宁国家理论发展三个阶段的分割线,使列宁的国家理论实现了两次飞跃。从遵循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理论框架到指导俄国具体的革命和建设实践,列宁的国家理论逐步丰富发展
本书围绕列宁的党建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脉络展开,系统展现了列宁如何创造性地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开创世界政党史的一个新的时代。在纪念列宁逝世一百周年之际,列宁的党建理论仍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启示,为我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本书详细而系统地概括与阐释了列宁法律监督思想的理论渊源、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和制度建构,揭示了列宁法律监督思想的历史影响以及对当代中国法律监督制度完善发展的理论价值。通过深入研究列宁的监督思想,作者认真思索了如何继承与发展列宁法律监督思想的问题,对推进中国检察制度和监察制度的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提供了制度考证和理论借鉴。
列宁是第一位把“共产主义”和“道德”现象联系起来,并创造性地提出共产主义道德及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的开创者和实践者。本书沿着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的分析思路,分六章三个部分,从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和现实依据出发,通过对列宁相关文献的整理分析,系统梳理了列宁共产主
本书是关于列宁无产阶级政党纪律建设方面的学术专著。列宁缔造了一个新型的革命党,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夹缝中建立一个崭新的国家。本书通过系统梳理列宁无产阶级政党纪律建设思想的体系,总结其在纪律建设方面的理论经验和实践做法,厘清其纪律建设思想的发展脉络,详述其纪律建设思想的六大组成部分,总结其规律和特点,结合丰富而详实的史料向读
本书系统阐述了列宁意识形态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发展脉络、主要内容、基本特征、主要功能和当代价值,较全面地比较了列宁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异同,厘清了列宁与伯恩施坦主义、民粹主义和斯拉夫主义的本质区别。这对我们当下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意识理论、破除对意识形态灌输的认识误区、坚持意识形态领导权等都有重要理论指导作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