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丁·戈迪默(NadineGordimer,1923-2014),是南非当代文坛最优秀卓越的女作家,199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创作紧紧围绕南非社会问题,描画了南非的地理景色与不公平社会中人们的心理状态。戈迪默的创作视野恢宏开阔,种族问题是她作品中分量最重的议题,同时还触及伦理、生态、全球化、性别、成长
本书首次出版于1975年,收录《穆古莫》《大雨滂沱》《黑鸟》《回家》《再见,非洲》《瞬间的荣耀》《梅赛德斯的葬礼》等十三个故事。作者这样讲道:这些故事是我过去十二年的创作型自传,也是我在这十二年中的感受。我的文字是认识自我以及在社会、历史中所处地位的一次尝试。
书稿囊括了米亚·科托的三本短篇小说集《入夜的声音》(1986)、《每个人都是一个种族》(1990)、《被赐福的梦中故事》(1994)中的33篇小说。小说集以千疮百孔的莫桑比克为背景,描述本土男女老少以及部分外来移民的日常生活:他们忍受战争、干旱与饥饿,惧怕土匪和矿区的地雷,有梦和欲望,却不得不为生存苦苦挣扎,甚至变得麻
本书是库切近半个世纪漫长创作生涯以来的小说新作,以简朴隽永的笔调,精准捕捉爱欲消弭的时代症候。年老的波兰人在巴塞罗那邂逅了女人,她惊讶于这个时代竟然还存在神圣爱情的信徒。他像是来自过去的幽灵,是一个逝去时代的遗痕。他爱上了她,她只觉得他可怜。性在泛滥,爱在消亡。在这个时代,爱比性更急迫地需要被解放。
冷战背景下,查戈斯群岛主岛迪戈加西亚岛成为美国在印度洋地区实施遏制战略的关键岛屿。美国的战略需求与英国在印度洋利益高度重合,英美于是联合谋划将查戈斯群岛一步步纳入其有效统治范围,首先将查戈斯群岛与毛里求斯分离开来作为同意毛里求斯独立的政治条件,其次成立英属印度洋领地并驱逐查戈斯人,为美军修建军事基地作准备。本书为毛里求
这部诗选本着兼收并蓄的原则,不限风格、流派,不限排名、地位,收集了19世纪中叶至21世纪初百余年间活跃在埃及诗坛上的100位诗人,每位诗人选取一首诗作,因此,书中所选作品风格各异,色彩纷呈,既有蜚声于世的诗坛翘楚、脍炙人口的名诗佳作,亦有另辟蹊径的骚人墨客和特色精品,为诗歌鉴赏者和研究者全面展示百余年间埃及诗歌的样貌。
中年律师杰玛勒·曼苏尔与年轻貌美的女博士海迪彻在埃及偶然相遇,身份、地位、年龄、性格截然不同的两个人,前往意大利开启了一段浪漫的旅程。从埃及到意大利,两颗经受煎熬与期许而惺惺相惜的心,做着在一起的美梦。但在外人看来,所有的一切多少有些不合情理。这究竟是纯真的爱恋,还是一场感情游戏?一切只能交予世人评说。
《种子与播种人》是劳伦斯·凡·德·普司特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写就的长篇小说。1942年初,日军占领爪哇岛,盟军溃败,数万人被俘。普司特正是其中一员。他先后被投入苏卡布米、万隆的战俘营,直到三年后日军投降。《种子与播种人》以日军军官世野井、原,战俘西利尔斯、劳伦斯为主角,讲述了生与死
本书通过曼德拉身边最忠诚的随行者泽尔达·拉格兰奇的故事以及她的经历向我们展示了既包容又尊重他人的曼德拉是如何改变一个非比寻常的女人的命运,并教会了她生活的真谛。在这本书中,泽尔达对曼德拉的观察有独特的视角,她回忆了近二十年来和曼德拉相处的点点滴滴并向他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全书成功地再现了曼德拉的音容笑貌,阅读此书,我们可
是一个美国人,又是一个黑人; 两个灵魂,两种思想,两种彼此不能调和的斗争 《黑人的灵魂》是W.E.B.杜波依斯出版于1903年的一部散文集,包括十四篇论文、杂感、随笔和小说。在这部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里,作者怀着沉痛的心情,叙述了美国黑人在南北战争结束后到十九世纪末这一阶段的经历,描写了住在所谓黑人地带的千百万黑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