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死:人类行为的驱动力(32开版) [美]谢尔登·所罗门
定 价:69 元
- 作者:[美]谢尔登·所罗门 [美]杰夫·格林伯格 [美]汤姆·匹茨辛斯基
- 出版时间:2024/5/1
- ISBN:9787111748748
- 出 版 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B845.9
- 页码:
- 纸张:纯质纸
- 版次:
- 开本:32开
怕死是人类内心最深处的恐惧,也是我们这个高智商物种独有的恐惧。
3位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在世界各地开展了长达30年、超过500次的实验研究,提出了著名的“恐惧管理理论”,揭示了应对各种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死亡念头对我们生活的深刻影响。
积极影响是,对于死亡的恐惧引导着艺术、语言、经济、科学的发展。消极影响则是,对死亡的恐惧会在我们身上触发一系列不幸的心理现象和防御行为。
认识到死亡终至,使我们刷爆信用卡,钟爱奢侈品和昂贵的轿车,往脸上涂抹化妆品或整形,像疯子一样飙车,渴望青史留名……
但是,我们不必任由这种藏在意识深处的恐惧影响我们的生活。在清楚地看见它对我们的影响之后,我们可以更好地向死而生,对自己所做的选择和采取的行动变得更加自信。
1.你知道吗,人们的很多行为背后都有死亡恐惧的影响,尽管人们常常意识不到死亡恐惧的存在
2.本书作者是3位知名心理学家,他们率先用科学心理学方法研究死亡话题,30多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3.阅读本书,你将不断产生“原来是这样”的顿悟感,刷新你对人们的各种行为的理解
4.《卫报》、心理学科普作家魏知超、曾旻强力推荐
序 言
一切事物的背后最终都是躲不掉的死亡,都是囊括一切的黑暗……我们需要的是和死亡无关的生命……不会泯灭的善,超越自然之万事万物的善……我们大多数都是如此……只要稍稍表现出易怒的弱点,潜伏于内心深处快乐之泉的深层恐惧就会彻底暴露,将我们全部变成忧郁的形而上学者。1
——威廉·詹姆斯,《宗教经验种种》
1973年12月的一天,下着雨,天灰蒙蒙的,为《今日心理学》杂志供稿的哲学家山姆·金(Sam Keen)翻过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本拿比一家医院的围墙,准备采访一位临终病人。医生说,他撑不了几天了。金走进病房的时候,这位濒死的病人不乏讽刺地对他说:“我就要死了,你来得正是时候。2我写的那些关于死亡的内容可以测试一下了,我也有机会让大家看看一个人是怎么走向死亡,怎么接受死亡的了。”
这位躺在病床上的就是文化人类学家欧内斯特·贝克尔(Ernest Becker),他的整个职业生涯都在著书立说。他从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宗教、文学及流行文化多个角度入手,旨在弄清一个自古就困扰着大家的问题——是什么让人们有如此的行为?3
在他最新的著作《拒斥死亡》一书中,贝克尔总结说,人类的行为很大程度上都是来自一种无意识的努力,这种无意识的努力就是拒绝和超越死亡。贝克尔认为,这本书才是他第一本“成熟的著作”。他对山姆·金说:“我们构建性格和文化4,只是为了遮掩我们意识到内心无助时的崩溃和对于必然到来的死亡的恐惧。”现在,贝克尔躺在临终的病床上,解释说,他一生的工作就只剩向死亡妥协了—此刻,它正回头看着他,咧着嘴笑呢。
1974年3月6日,欧内斯特·贝克尔与世长辞,享年49岁。和很多空想主义者一样,贝克尔也是英年早逝。两个月后,《拒斥死亡》获得了普利策奖。
回到20世纪60年代晚期,贝克尔还是一位反叛的知识分子,他备受学生欢迎,讲座也向来座无虚席。然而,当时大学的同事及校方的管理者却不怎么垂青这位跨学科的思想家,整个学术界的边边角角、公共话语、通俗文化,他无一不涉猎,对校方的学术及政治正统形成了挑战。
就这样,贝克尔成了学术界的浪子,从美国雪城大学(1960~1963年)辗转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当学校人类学系拒绝跟他续约时,学生主动提出支付其薪水。在旧金山州立大学(1967~1969年)待了一段时间之后,贝克尔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的温哥华西蒙弗雷泽大学(1969~1974年)找到了学术归属感,在此期间,他完成了《意义的生与死》(The Birth and Death of Meaning)的第2版和《拒斥死亡》(The Denial of Death)两本著作,《逃离罪恶》(Escape from Evil)也于其去世后出版。
几年之后,即20世纪70年代晚期,本书的三位作者在美国堪萨斯大学参加实验社会心理学博士生项目时见到了彼此。很快,我们便发现,大家对于理解引导人类行为的根本动机都感兴趣。研究和讨论最终让我们将注意力放在了两个基本的人类行为倾向之上:其一,我们会被迫保护自尊;其二,我们强烈需要维护相对于其他群体的优越性。
但是,直到20世纪80年代,偶然发现了贝克尔的著作,我们几位年轻的教授才明白了人类种种傲慢与偏见的基础。正如罗塞塔石碑一样,这些书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启示。贝克尔将深刻的哲学散文题材和直白的外行话相结合,解释了对于死亡的恐惧是如何引导人类行为的。数年来我们潜心研究、教授,却一直没有完全理解的众多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现象都因受他启发而有了进展。为什么我们会如此拼命地想要获得自尊?为什么我们害怕、讨厌,有时甚至想要干掉和我们不一样的人?突然间,我们对这些问题有了一定的理解。
在1984年美国实验社会心理学协会的会议上,我们按捺不住青春的热情,激动地将贝克尔的观点与其他社会心理学家分享。我们向大家介绍了“恐惧管理理论”(terror management theory),之所以这么命名,是为了以贝克尔的说法为基础——人类拼命想要人生有意义,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应对对死亡的恐惧。当提到我们的理论广受社会学、人类学、存在哲学及精神分析的影响时,与会人员开始离场;当谈及克尔凯郭尔、弗洛伊德、贝克尔等人的观点时,著名的心理学家们纷纷朝会场的出口涌去。
这样的结果让我们茫然,但是,我们依然不屈不挠,给美国心理学会的王牌期刊《美国心理学家》写了一篇论文。几个月后,我们收到了反馈:“我一点儿也不怀疑,这篇论文任何心理学家都不会感兴趣,在世的、已故的都是如此。”就这么一句评价,很简洁。但是,我们不停地和编辑联系,反复请他解释为什么我们的观点没有价值。我们的质询还没结束,可是编辑已经离职了,最终,第二位更具同情心(或者说遭到更多围困)的编辑倒是给了我们一定的方向。“也许你们的观点有一定的正确性,”他说,“可即便如此,你们也得找证据加以论证,否则,没人会重视。”这时我们才渐渐明白,在实验社会心理学研究生期间的训练就是最好的准备。
过去的25年,我们都在研究对于死亡的恐惧是如何影响人类事务的。一开始,我们在自己的学生中间做了实验。后来,在我们理论的吸引下,世界各地的同行纷纷加入其中。如今,其他学科的心理学科学家及学者也在广泛研
谢尔登·所罗门(Sheldon Solomon)
杰夫·格林伯格(Jeff Greenberg)
汤姆·匹茨辛斯基(Tom Pyszczynski)
三位社会心理学家,分别在斯基德莫尔学院、亚利桑那大学、科罗拉多大学担任心理学教授。
他们在研究和写作上的合作已经延续三十多年。他们对于“对死亡的恐惧”这一主题的研究广受赞誉,多次获奖,受到了美国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在这一研究中,他们将存在主义思想融入现代心理科学当中,使用前沿的科学研究方法来探索这一长期以来被认为超越了科学研究范畴的领域,提出了著名的“恐惧管理理论”。不同角度的整合带来了一些新的思考方式,启发我们重新认识文化、自尊和引发人们做出他们高贵和卑鄙行为的那些因素。
推荐序
序言
第一部分 应对恐惧
第1章 应对对死亡的恐惧的两条途径
如何应对恐惧 / 8 审判妓女 / 11
第2章 世间万物的格局:死亡恐惧和文化信仰的由来
对于心理安全的需求 / 17 信任与磨难 / 20 感受世间万物的格式 / 23 孩子是如何发现死亡的 / 25 避开死亡 / 28 欲哭无泪 / 30 团结在国旗周围 / 32 唤起与生俱来的恐
惧 / 36 可怕的距离 / 39
第3章 自尊:安全感的基础
自尊是什么 / 42 自尊是如何缓解焦虑的 / 44 死亡和自尊寻求 / 49 自尊心不足的折磨 / 51 缺乏自尊的代价 / 57 真自尊和假自尊 / 60 “食物很美味” / 63
第二部分 不同时代的死亡
第4章 从灵长动物到人类:死亡的历史
人类认知的黎明 / 69 死亡终至的恐惧和超自然的创造 / 72 仪式:用行动表现的美好梦想 / 74 祭品和死亡仪式 / 77 艺术与超自然 / 79 哥贝克力石阵的神秘之处 / 82 神话和宗教 / 84 跨越“令人瞠目结舌的鸿沟” / 86
第5章 真实的永生:物理永生的追寻
视死如视生 / 91 灵魂简史 / 95 祈求长生的炼丹术 / 98 现代的永生主义者 / 101
第6章 象征性永生:死后依然活着
家族才是永恒 / 113 声名远扬 / 115 富裕生活:财富的诱惑 / 120 英雄民族主义和魅力型领导者 / 127 “只要我们无法确保获得永生,我们便将无法获得安宁” / 132
第三部分 现代的死亡
第7章 人类毁灭本性的解析:文化差异为何带来攻击
贬低与非人化 / 141 文化的同化与吸收 / 142 妖魔化与毁灭 / 147 2001年9月11日:攻击与反击 / 151 实验室里的“奇爱博士”(核武器科学怪人) / 156 太阳底下没有什么新鲜事 / 160 人类处于危险境地? / 162
第8章 身体与心灵:死亡恐惧与对肉体的疏远
人类把自己与动物区别开来并且蔑视动物 / 165 肉体的死
亡 / 167 为了美,我们必须承受痛苦 / 169 “性与死亡是孪生子” / 175 “放荡的女人” / 179
第9章 近处和远处的死亡:对死亡的两种防御
死亡:眼不见,心不乱? / 187 无意识的力量 / 194 死亡对你的健康是有危险的 / 197
第10章 盾牌上的裂痕:死亡与心理障碍
精神分裂症:对死亡的挑战 / 213 恐惧症与强迫症:死亡的转移 / 214 创伤后应激障碍:粉碎的盾牌 / 221 抑郁症:可以看见的死亡 / 224 自杀:死亡的实现 / 227 酒精、毒品和麻醉药:死亡的扩散 / 229 修理“盾牌”上的裂
痕 / 231
第11章 与死亡共生:如何解开死亡心理难题
但愿我能在死亡之前醒来 / 242 伊壁鸠鲁学派的办法 / 245 死亡恐惧的持续 / 247 与死亡达成妥协,接受不可避免的死亡现实 / 248 文化世界观:岩石与硬地 / 253 关于死亡的最后一些想法 / 257
致谢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