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奥尔格·齐美尔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的德国学者,作为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著述广泛涉及社会学、哲学、文化学等诸多领域。本书精选齐美尔论艺术、社会与美的20篇经典论文,主题多样,不仅包括他对米开朗琪罗的诗歌、达·芬奇的绘画、罗丹的雕塑等的趣味性探讨,也包括他对艺术的形式、风格、法则等的更具理论性的美学反思。齐美尔的这部文集是艺术哲学乃至生命哲学框架下不可忽视的重要思想结晶,在人类个体的和普遍的特性之中寻找艺术的火光,是艺术社会学领域的根基之作。
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格奥尔格·齐美尔论艺术、社会与美的20篇经典文章,多为首次翻译成中文,直译自德文原版文献。
既包括齐美尔对米开朗琪罗的诗歌、达·芬奇的绘画、罗丹的雕塑等的趣味性探讨,也包括他转向艺术哲学和生命哲学后,对艺术的形式、风格、法则等的更具理论性的美学反思。
编译说明
当前,德国学者格奥尔格·齐美尔(Georg Simmel,1858年3月1日1918年9月26日)对国内学界而言,似乎已不再陌生。无论是在社会学领域、哲学领域还是在文化学领域,我们总能或多或少地听到人们谈起他。然而,我们究竟又有多了解他呢?
他是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但他也曾明确地向邀请他参加法国社会学大会的人宣称,社会学不过是副业而已;他是文风颇具散文性的学者之一,但他曾发文表态,称自己不是一个文学家;他是身处柏林却又无时不对这座大都市感到陌生的人之一,但他又以自己深爱这片土地为由拒绝了美国社会学家的移居提议。确实没有谁,比他自己更适合为他的哲学代言,那种种内在于人类生命的矛盾都显现于他的真实生活和文字中:生于柏林,死于斯特拉斯堡;因《货币哲学》而崭露头角,因《社会学》而闻名于世,执着于艺术哲学的建构,却最终呈现了生命形而上学的图景。
悲剧性是齐美尔思想中的核心概念,这一点曾让卢卡奇着迷,或许也最终成为卢卡奇逃离他的根源。准确地说,谁若想要更深入地理解齐美尔,就不可能获得纯粹的愉悦。他那已被标签化的散文中,充斥着绝对抽象的哲学术语。乍看上去,他像是个玩弄抽象术语的孩子,试图用形式上的轻松掩盖内容中的忧郁。是的,他的内容绝不会是愉悦的,因为那里有他无法用文字解决的、深刻的人性矛盾,而调解这矛盾的途径或许唯有:艺术、书写和活着。尽管他的文字中似乎时刻都透露着深刻的悲剧性,但在生活上,齐美尔从没有想过放弃。他穷其一生都在书写这种深刻的、无法化解的矛盾,所以,他的文字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优美散文,而是崇高式的散文。他把人类个体的、社会的最深层的对立性都揭示出来,但他依然在书写,在用力活着,在观赏世界各地的艺术品。人们似乎总以为,齐美尔从没有试图去探寻悲剧性的化解之道,更加没有将化解之道写成文字,甚至于还有颠覆艺术乌托邦的嫌疑。可人们忘了,齐美尔的书写实践本身就是对悲剧性的超越。
对齐美尔来说,艺术并不仅仅是审美的对象,艺术品从不为美服务,尽管有时美并不和艺术品相冲突,但艺术品之所以是艺术品并非只因为它是美的。齐美尔并不避讳,称艺术家为伟大的人,甚至于天才,在这一点上,他和当代那些谨慎求证的社会学家大不相同。他从不回避尚未证伪的概念,所以在他的文字中,普遍性个人性心灵(抑或灵魂)天才精神等诸如此类的字眼会时常出现。这不免让人觉得,他的文字缺乏必要的可靠性。但实际上,把艺术家视为天才伟大的人这种说法,在齐美尔这里更多地表现为某种譬喻性,他真正要谈的是艺术和生活的关系,而这里的生活概念不可避免地涵盖了我们现在所说的社会性。无论是米开朗琪罗的诗歌、伦勃朗的绘画、歌德的文学还是罗丹的雕塑,这些都脱离不掉它们自己的时代与社会,更确切地说是逃离不掉个体艺术家的整个生活(或生命),而这生活里除了有艺术家个体之独特品格的烙印,还有其民族的烙印、时代的烙印、人际交往的烙印等等。
固然,尽管齐美尔被视为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尽管他注意到了艺术流派中人与人的交互形式,但他却没有像现代艺术社会学家那样,关注艺术品市场的经济运作对艺术家声望的影响,抑或社会类型对艺术家个体行为的影响。在齐美尔的绝大多数艺术题材的文章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他对艺术家个性之独特的审查,吊诡的是,这种独特个性偏偏塑造了感染大多数人的艺术品,传递了某种难以界定的普遍感动。无论如何,从齐美尔的视角来看,艺术甚至可以不要原创的形式(如米开朗琪罗的诗歌),但绝不能放弃显现,更准确地说,绝不能放弃传达与交流。艺术的这种传达与交流不仅停留在同时代的人们之间,也指向未来时代的人们。在此意义上,所谓纪念碑式的艺术品,就不仅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也意味着一个时代的开启。而事实上,无论是终结还是开启,都蕴含着某种有待考究的社会交往形式。这或许也构成了齐美尔被视为经典艺术社会学家的缘由,尽管他对艺术的诸多探讨始终充斥着形而上学的意味。
眼下这本文集,共编译了齐美尔的二十篇文献。从时间维度看,前十一篇(撰写或修订于1889年至1909年)是齐美尔研究社会学(尤其是社会哲学)时期的作品,其中包括,他对音乐起源、米开朗琪罗和格奥尔格的诗歌、达·芬奇的绘画、罗丹的雕塑、柏林的艺术展、画框以及现实主义艺术等方面的探讨。后九篇(撰写或修订于1910年至1918年)是齐美尔尝试转向艺术哲学和生命哲学时期的作品,其中包括,他对歌德的文学创作、伦勃朗的宗教绘画、表演艺术、讽刺性(漫画式)叙述手法、艺术的民族风格、艺术个体法则的合法性、为艺术而艺术思潮以及康德的美学和艺术理论等方面的考察。译文所参照的德文原版文献包括:瑞士苏黎世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汉斯·格泽(Hans Geser)创建的网站齐美尔在线(Georg Simmel Online)上的公开资源,以及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奥特海因·拉姆施泰特(Otthein Rammstedt)编辑的《格奥尔格·齐美尔全集》(二十四卷版)。特此,向齐美尔文献的编纂者与传播者表示感谢。值得说明的是,编译这本文集的本意绝非用于休闲,若怀抱着从中一睹齐美尔之美文的期盼,定会徒劳而返。
这本文集从开始筹备到最终成稿,确实经历了很漫长的一段时间。这期间,我要感谢刘东老师、卢文超师兄以及译林出版社各位编辑老师的信任,感谢我的家人一直以来的陪伴和鼓励,也要感谢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齐美尔美学著作集〉编译与研究》,项目号:17XZX013)的支持。译事不易,但求心之坦荡。能力所限,以期后续精深。
格奥尔格·齐美尔(Georg Simmel),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评论家,斯特拉斯堡大学教授,与马克斯·韦伯等学者交往甚密。主要著作有《货币哲学》《历史哲学问题》《社会学》等。他是形式社会学的开创者。张丹,任教于延安大学文学院,清华大学哲学博士,曾于德国弗赖堡大学哲学院攻读联合培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德国美学、艺术社会学、解释学。
编译说明
1 有关音乐的心理学和民族学研究
2 作为诗人的米开朗琪罗
3 谈艺术展览
4 社会学的美学
5 重力的美学
6 斯特凡·格奥尔格:一种艺术哲学的研究
7 画框:一种美学的尝试
8 罗丹的雕塑与当代的精神趋势
9 列奥纳多·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
10 论艺术中的现实主义
11 罗丹的艺术与雕塑艺术中的运动动机
12 演员与现实
13 生活与创作在歌德那里的关系
14 为艺术而艺术
15 伦勃朗的宗教艺术
16 艺术哲学散论
17 谈讽刺性描绘
18 艺术作品中的合法性
19 康德:第十五讲
20 日耳曼风格与古典罗马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