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我们对儿童存在两种极端的心理,都是有害的:一是忽视,二是期望太切。忽视则任其像茅草一样自生自灭;期望太切,不免拔苗助长,反而促使其夭折。”
今天,新生代的父母比任何时代都更重视家庭教育,忽视的少,期望太切的却是越来越多了。忽视放任固然是不对的,但有很多父母,他们煞费苦心,为孩子付出了很多,可结果却发现,孩子离自己期望的目标越来越远,甚至还成了所谓的“问题儿童”或“问题少年”。因此,父母的教养方式对教育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不会教的父母,而没有教不好的孩子。
天才毕竟只是极少数,用培养天才的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不仅会让他们感到疲惫,也会让家长叫苦不迭,尤其是看到自己的付出没有从孩子那里得到回报时,多半会感到郁闷、生气。可是为什么不想一想,是不是自己用错了方法?如果从一开始教育方法就是错的,那么还能指望有什么样的好结果呢?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每个孩子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仿佛一个小小宇宙,需按照自身规律有序运行。作为父母,不管是否曾经有过养育孩子的经验,在面对崭新的小生命时,都不要盲目轻敌,因为你不知道这个小生命将会带给你多少惊喜,又将会给你带来多少“惊吓”。要掌握科学的养育方法,顺应不同年龄段的成长规律,用爱和耐心陪孩子健康长大。
本书精心结集了国内外专家的教育心得和经验,颠覆只从孩子身上找问题的传统,立足于从父母身上找问题,多角度分析了亲子关系里的秘密,用生活中常见的场景细节,详尽地分析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解决方法。告诉天下的父母,要想养育出好孩子,除了要有理论知识作为指导之外,更要以孩子为本,才能有的放矢给予不同的孩子更好的教育和指导。
别让孩子输在家庭教育上, 做理想家和做父母是两回事, 每个
熊孩子”的背后站着的都是“熊家长”。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教养, 只要方法妥当,任何孩子都是优秀的;只要用心,总能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
第 1章 不做违背教育规律的事——避开那些家庭教育的误区
“打是亲,骂是爱”是最大的谎言
别怕宽容的孩子会吃亏
不要把某些兴趣强加给孩子
不要轻易给孩子扣上“不自觉”的帽子
别只会用金钱爱孩子
“红白脸”是错误的教育方式
“隔代亲”教育的隐患多
别让父母的虚荣心束缚了孩子
赢在起跑线上,却可能输掉一生
第2 章 孩子不能“惯着”养——宽严得当才是智慧父母
对感受要宽容,对行为要严格
让说脏话的孩子住嘴
明智的家长从来不会溺爱孩子
不能迁就孩子的无理要求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帮孩子拔除嫉妒的毒瘤
用坚决的行动制止孩子的哭闹
有时忽视也是一种力量
寻找疼爱与规训之间的平衡
第 3章 以“权”压人不可取——跨越代沟与孩子平等交流
独裁家长让孩子的内心很伤悲
不要随意打断孩子的诉说
用沟通代替对孩子的命令
绝情的话千万不能说
不要太介意孩子的“顶嘴”
孩子说谎,找原因胜过责骂
与孩子讨论比训话更重要
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不在气头上说话
第4章 言传身教不可轻——家长须做好孩子的表率
不要将学习暗示为“苦”事
切忌对孩子不闻不问,放任自流
再忙也要抽时间陪陪孩子
提高孩子的情商应先由父母做起
你的语言传递着你的价值观念
孩子不孝父母也有错
好妈妈不食言
可以不擅长艺术,不能不热爱艺术
别总拿单亲说事
拒绝“家暴”,别让孩子成为失败婚姻的牺牲品
第5章 挫折教育不可缺——让孩子体味真实的苦乐人生
让孩子学会用正确的态度来面对失败
别怕劳动会累着孩子
不要心疼孩子吃苦
让孩子把一件事情坚持做下去
鼓励孩子遇到困难自己想办法解决
给孩子体验失败的机会
消除孩子心中理所当然被爱的感受
理智爱孩子,主动让孩子吃点苦
让孩子分担家务
第6章 关注保护须有度——莫让孩子成为“蛋壳宝宝”
越担心,他们越困惑
与孩子保持恰当的距离
不要做事事代劳的父母
让孩子学会自己面对风雨
不要替孩子包揽责任
把握好孩子对父母的依恋
教会孩子自我保护
请拿掉你手中的“保护伞”
第7章 限制太多会扼杀孩子的天赋——家庭教育应适度粗放
事事顺从的孩子创造力为零
不要过多地干涉孩子的自由
最后的决定授权孩子完成
不是孩子没主见,就怕家长太强势
让孩子有意识地为自己负责
让孩子成为探路者而非模仿者
给孩子游戏和成长的空间
不要保全了玩具,破坏了好奇心
你是唠唠叨叨的“唐僧式家长”吗
第8章 生活不是象牙塔——从小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
鼓励孩子多与人接触
在社会活动中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
让孩子参与家庭大事的讨论
让孩子有发言的机会
让个性腼腆的孩子有话大声说
教孩子聪明勇敢地说“不”
教孩子学会与人分享
让孩子学会赞美别人
教孩子专心倾听别人说话
第9章 慎用你的批评——责备孩子要讲求艺术和策略
不拿孩子的弱项和其他孩子的强项比
不要总表现出对孩子的“不满意”
惩罚太多,必将失去效应
与其责备,不如给予反省的机会
主动认错的孩子不批评
孩子的伤疤不能揭
批评孩子要让他清楚错在哪里
用正确的态度对待成绩差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