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视阈下价值观的生态化转向研究》以“美丽中国”建设为研究背景,深入分析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诉求,在理顺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内在逻辑关系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探讨适合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价值观。通过梳理价值与价值观的关系,区分出价值评价与价值判断,围绕为什么转向、怎样转向的问题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融合的视阈展开理论论证,以此确认人与自然之间的“实然”关系。最后,在践行价值观的方式上指出政治生态化、经济生态化、教育生态化和技术生态化的现实路径与未来方案。
《“美丽中国”视阈下价值观的生态化转向研究》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为背景,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诉求,探讨适合生态文明建设科学的价值观,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的宏伟目标。在研究中,从理论上梳理出价值与价值观的关系,区分出价值评价和价值判断,探寻价值观的发生机制从而科学界定价值观的内涵;对传统价值观生态要素的缺失及引发的生态问题进行论证,阐述了价值观生态化转向的必要性;价值观生态化转向就是将人与自然关系转向主体间际关系,进而渗透到伦理与与文化中去,确立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伦理导向以及人与自然“友谊”文化关系的新文化方向。项目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融合,从自然科学中找到社会科学价值理念的依据,从耗散结构理论及脆性理论中论证了人与自然之间“实然”关系。这些理论的创新不仅为价值观的生态化转向提供理论依据,更能深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理解,进一步推动价值论、自然价值论、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还有利于深化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理论的研究,利于我国生态哲学、环境伦理学等学科的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用很大篇幅专门论述“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这一重大问题。事实上,“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和“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建设什么样的中国、怎样建设中国”这一问题的具体回应。当前,在资源与环境、人与自然矛盾与危机日益突出的严峻形势下,寻求经济发展的可持续与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问题。“美丽中国”内含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价值理念,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融合,是置于器物文明基础上的精神文明的提升,是文化的进步和对文明的跨越,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标志。它蕴藏着新时代应该塑造与弘扬的伦理与道德,不仅具有审美意义,而且是先进文化的表征。
生态文明作为工业文明后的新文明形式,既具有文明的一般性也具有其特殊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自然作为其中的组成部分具有主体性的特征,这与传统的自然作为人类的工具或手段的价值观不同,这种价值观以自然内在价值为依据,奠定了生态文明价值观生态转向的基石。生态文明的特殊性要求对现有的价值观、伦理与文化进行“生态化”改造,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与和谐。生态文明将人与自然关系重塑,开辟了人与自然关系史的新阶段,它将人类的长久生存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上,摒弃只注重经济增长速度,忽视自然整体利益的片面的价值观念和发展模式,强调人类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共同进步与和谐共生。但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并不是自发的实现的,而是要通过对社会内部、社会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调整来实现,为此,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一种新的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即需要实现价值观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价值观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需要理论支撑,实现由自然“不在场”向自然“在场”的转变,这不仅需要人类的智慧和勇气,还需要以科学而严谨的态度去对待自然界内在规律和人类发展规律。否定自然与人类互动关系的价值观必定会造成一系列的生态恶果,而纠正错误理念首先要找到人类与自然界的真正关系以及此种关系下的客观状态。人类史与自然史实际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史,二者的辩证统一要求人性的向“真”、向“善”和向“美”,这也是人趋向自然与自然趋向人的统一过程。自然科学中的复杂系统脆性理论、熵变规律都是物质世界必然发生的,适用于自然也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它规定着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物质能量的变换关系,也对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应该呈现的关系状态有着重要的启示。
当今,工业文明的价值观已成为人与自然之间互动关系的障碍,消除这些障碍实现自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耗散结构理论为这一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自然与社会互动关系的障碍主要源于两个方面:其一是人类社会不合理的价值观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实践失误;其二是自然地质运动而引发的生态破坏。要实现自然与社会顺畅互动及解决互动关系中存在的障碍,一方面必须纠正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并限制人类的主体行为,另一方面还要针对地质运动带来的生态破坏进行生态恢复。无论是人类自己引发的还是自然界运动规律形成的都需要人类来完成修复工作,这要求人类社会要主动承担起应然的道德责任与义务。基于此,人类应建立面向自然的动态开放机制,纠正并限制自己的主体意识与行为,这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卢艳芹,女,蒙古族,吉林省松原市人,法学博士,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环境哲学与伦理方向的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主持省级课题五项。出版专著一部、教材一部,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王晓政,女,汉族,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人,法学硕士,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生态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方向的研究。主持省级课题四项,参与撰写著作两部、编写教材一部,发表论文十余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一 工业文明进程的历史反思
二 “五位一体”建设的现实要求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二 国内研究现状和趋势
第三节 意义与方法
一 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二 研究方法
第四节 主要内容
一 基本框架
二 主体内容
第二章 价值与价值观概述
第一节 价值概念的界定
一 价值的条件性
二 价值的条件性是对传统价值概念的创寿
第二节 价值观的概念、本质及分类
一 价值观的概念
二 价值观的本质
三 价值观的分类
第三节 价值与价值观的关系
一 价值的概念与本质是价值观研究的逻辑起点
二 价值判断不是价值评价
第三章 “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的价值观
第一节 “美丽中国”的哲学内涵和主体内容
一 “美丽中国”的哲学内涵
二 “美丽中国”的主体内容
第二节 “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的内在关联
一 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想愿景
二 美丽中国是对人类生态文明思想精髓的汲取与创新
第三节 生态文明的价值观趋向
一 传统文明的价值观缺陷
二 传统文明价值观缺陷导致的后果
第四章 价值观生态化转向的必要性
第一节 价值观生态化转向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
一 价值观是人类文明演进的价值取向
二 价值观生态化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伦理支撑
第二节 价值观生态化转向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
一 价值观的生态化转向是生态文明建设主体内容之一
二 价值观的生态化转向决定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第五章 价值观生态化转向的理论依据与逻辑
第一节 自然史与人类文明史的统一
一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
二 人性与自然性的关系
三 人性的生态转向:自然与社会的高度统一
第二节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
一 复.杂系统脆性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启示
二 耗散结构理论中的人与自然互动关系
第三节 科学的哲学升华
一 生命:自然界的内在价值
二 理性:人类价值的最高层次
第六章 价值观生态化转向的实践基础
第一节 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趋向
一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当代价值
二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哲学基础
三 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四 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第二节 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实践伦理
一 协同进化的伦理原则
二 协同进化生态伦理的主要内容
三 新文明伦理关系的转向
第三节 人与自然“友谊”关系的实践文化
一 人与自然存在着主体间际关系
二 文化具有自然属性
三 人与自然友谊文化的必要性
四 人与自然友谊文化的合理性
第七章 价值观生态化转向的践行方式
一 政治生态化的意义
二 “五大发展”理念与政治生态化的价值契合
三 生态政治化与政治生态化的相互作用
第二节 经济生态化
一 “经济人”的追溯
二 “经济人”与“生态人”的共建
第三节 教育生态化
一 教育的生态要素
二 生态文化与教育的结合
第四节 技术生态化
一 传统技术创新的生态缺失
二 技术创新的生态转型
三 生态技术创新的实践路径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