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哲学》从哲学层面对技术发明展开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部分聚焦于发明是什么以及它是如何进行的,系统回溯和梳理发明一词的含义与流变,探索发明的多种来源,剖析发明的组合模式。第二部分关注发明人群体,分析发明人的年龄特征、独立发明人和雇佣发明人两大群体的分化状况,以及女性发明人的群体特征。第三部分着眼于发明与社会,包括发明与伦理之间的密切关系,失败的发明及其价值等。
作为一部技术哲学的著作,《发明哲学》适合技术研发人员以及科技哲学、科技史等专业研究者及爱好者阅读。
在技术成果搭建起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今天,广大民众都能够对新技术和新产品如数家珍,非专业技术人士也能够快速操作极其复杂的设备终端。然而,在这种技术繁荣现象的背后,很少有人冷静地思考“新事物究竟是怎样被发明出来的”这一基本问题。在技术哲学领域,发明的哲学思考亦是一个被严重忽略的主题。
当前,在整个学术界,研究者对待发明所抱有的热情远不及创新,现有的研究成果表明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创新,而非发明,这种现象在中国则更为突出。特别是江泽民同志在1995年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做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的著名论断之后,“创新”成为中国社会各个领域竞相追逐的话题,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许多领域的学者也迅速将研究视角转向创新,而对“发明”这一主题的研究却被扔得越来越远了。这是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现象,因为发明是创新的源头,没有发明就无所谓创新。如果人们只关心创新之流,严重忽视创新之源,难道我们就不担忧终有一天创新的源与流可能会一起枯竭吗?
对发明主题的忽视,笔者认为有多方面的原因。第一,很长时间以来,发明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发明的出现通常是在没有准确预期的情况下发生的,发明人的思考方式很难被别人模仿,可以说没有哪两个发明产生的过程和模式是完全相同的。由此,发明被贴上了“神秘”的标签,发明人头顶特殊的光环,发明家的英雄形象长期存在于社会生活中。人们对发明的神秘性和不可知性的接受,成为研究发明主题最大的障碍。
第二,发明主题的学科归属不明确。在学科领域划分中,发明是一个尴尬的主题,它不像医学、农学中的很多研究主题有着明确清晰的学科归属,所以发明遭遇到了许多研究者的婉拒。目前,与发明最为接近的研究主题应该是创新,近一个世纪以来,创新一直是经济学和管理学中的热门话题。熊彼特(Joseph A.Schumpeter)把技术变迁划分为三个阶段:发明(新技术的产生)、创新(新技术的商业化)和扩散(新技术的传播)。但是,著名经济学家、技术哲学家布莱恩·阿瑟(W.Brain Arthur)指出,在这三个阶段中,关于发明的研究最少。我们完全可以理解,经济学家更为关注的是新技术如何在快速商业化中取得经济效益,以及这些新技术如何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传播,而对于一项新技术是如何被发明出来的,由于不是经济学家的专业所长,他们的兴趣自然不会很高。另一个与发明主题关联密切的领域是知识产权,但是,目前知识产权领域的研究者基本上是从法律的视角探讨发明的可专利性、发明的权属以及由此产生的知识产权纠纷等问题。知识产权学科领域的研究者只关注已经产生的发明成果,并不考虑发明是怎样产生的。在法学家和专利律师的眼里,新技术的发明完全是属于技术人员的事情。由此,发明主题找不到自己的一席之地,想要引起较多研究者的关注,显然非常之困难。
吴红,哲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英国约克大学访问学者。2013年入选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16年入选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017年入选上海交通大学“晨星学者”奖励计划。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主持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在《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发明社会学:奥格本学派思想研究》。主要从事技术发明理论研究,主讲课程《创造学》2015年入选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
第一章 发明的本质
第一节 发明的含义与流变
第二节 发明的分类
第三节 发明的特质
第二章 发明的来源
第一节 发明中的创造力
第二节 发明的社会需要
第三节 现有技术产品的缺陷
第四节 变化的环境因素
第五节 科学进步与技术发明
第三章 发明的组合模式
第一节 对发明组合模式的探索
第二节 什么是组合模式
第三节 组合的依据
小结
第四章 发明人
第一节 发明人的群体分化
第二节 发明人在发明活动中的地位
第三节 发明人的教育背景
第四节 发明人的动机
第五节 发明人的年龄情况
第六节 发明人的性别
小结
第五章 发明伦理
第一节 发明伦理研究的缺失
第二节 发明关涉伦理吗?
第三节 发明伦理准则
第四节 发明主体伦理道德的建构
小结
第六章 发明的成与败
第一节 失败的发明
第二节 成功发明的产生——技术社会学的视角
第三节 发明中失败与成功的辩证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