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说明
财政是政府的“理财之政”,它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在促进国计民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清末、民国时期,随着西学东渐的深入,西方财政思想、财政管理体制被逐渐引入。另一方面,内外交困之下,中国政府面临着严峻的财政形势,被迫进行了一系列的财政改革,并走出了一条波澜起伏的财政近代化之路。
清朝末年,封建财政集权体制逐渐崩溃,财权严重“外移”和“下移”。为了应付日益增长的财政支出,清政府加重旧税,开征新税,使得国家财政收入总额迅速增长,税收收入结构也从过去以田赋等农业税为主,变化到以田赋、盐课、厘金、关税四项并重。另一方面,清政府还开始着手清理财政,为实行财政上的预算和决算制度做准备,并于宣统二年(一九一〇)编制了次年的岁入、岁出总预算,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近代形式的国家预算。为了应对危机,清廷还仿照建立西方财政体制,划分国家财政与地方财政。这一财政改革举措虽然没有取得成功,但它是中国财政近代化的一个尝试,为后来的财政改革提供了深刻的经验教训。
北洋政府时期,财政收入制度基本沿袭晚清旧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为税收收入、内外借款。因关税被外国人控制,军政开支巨大,财政匮乏窘迫,对内外借款的依赖程度很大,有的年度几乎占到财政收入总额的一半左右。在财政体制方面,北洋政府参考欧美国家的财政模式,对国家财政管理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对当时中国社会经济转型与改革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北洋政府于民国初年公布了《会计条例》,后经多次修改和完善,逐渐形成了比较详细的预、决算制度和国库制度。此外还先后公布了《国家费、地方费(草案)》和《划分国家税、地方税(草案)》,这标志着分级财政管理体制在中国的确立,迈出了中国财政体制近代化的关键一步。一九二三年,北洋政府对中央、地方财政管理体制再次作出明确规定,要求重新建立分级财政管理体制,效仿西方直接税、间接税、行为税的近代税制对现有的和将征的各税进行了划分。中央政府有权对各省课税的种类及其征收方法,通过法律手段予以限制,同时对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支出范围做了一定调整。此次立宪制定的财政管理体制更倾向于分权化,将田赋收入完全划归地方政府,这是财政管理体制的重大创新,对保证地方财政收入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由于时局动荡,上述措施未能执行。北洋时期的国地财政划分虽然没有取得成功,但较之清末国地财政划分有很大的进步,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国地财政划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陆续与美、英、法、德、日等国签订新的关税条约,逐步收回关税自主权,在我国关税史上具有转折意义。国民政府于一九二九年收回盐税自主权,次年开始对盐税进行系列改革,盐税收入、税收占比逐年上升,成为重要的税收来源。分级预算财政管理体制在国民政府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成为财政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确定了国家和地方财政权限和收支的具体范围。地方政府的财政权限逐步扩大,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利益逐渐趋于一致,财政管理体制的制定法制化程度逐渐增强。
清末、民国时期也是我国财政思想极为活跃的时期,社会各界对当时的财政现状及其出路纷纷进行讨论,对财政体制改革也发表了众多的见解,学者们还运用西方财政理论,对中国财政问题做出了具体的分析。这些见解或讨论,在今天看来,仍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对近代中国财政发展状况、财政改革实践、财政思想的争鸣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总结,能够为当下的财税体制改革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当前,在持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有许多问题亟待探索,而近代的财政改革实践,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这一时期的财政改革思想,也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因此,加近代财政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
史料是研究的基础,近代财政史方面的资料一直缺少系统的整理,它们目前分散收藏于图书馆、档案馆及研究机构,搜集齐备并不容易,特别是有大量的财政史论文,发表于当时出版的各种期刊、报纸中,整理难度很大。
本书在广泛搜集的基础上,汇辑影印近代财政史研究资料一百余种,全四十六册,内容包括中央财政问题、财政现状分析、战时财政、财政法规、中国财政史、地方财政问题、市县财政建设,以及各地的财政报告、概况、纪要、研究,涉及北京、上海、河北、辽宁、黑龙江、山东、江苏、浙江、江西、安徽、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甘肃、宁夏等全国大部分地区。
对于原始文献封面、内文缺页的情况,本书皆一一标明。由于文献搜集难度较大,且编者的水平有限,本书编纂缺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杨春清
二〇一九年七月于合肥市寓所
第一冊
市政學綱要
第二冊
市政論
市政學大綱
市政管理ABC
第三冊
市政組織ABC
都市政治通論
第四冊
市政概要
市政指南
市政全書(一)
第五冊
市政全書(二)
第六冊
市政全書(三)
第七冊
市政問題
市政問題討論大綱
第八冊
城市建設之研究
促進市政計劃書
近代中國市政
市政革新運動專刊(第一輯)
第九冊
京都市政彙覽
第十冊
北京的都市形態概報
光復一年之北平市政
北平市政統計手冊
整理北京市計劃書
繁榮北平市計劃書提綱案
繁榮北平計劃草案(關於呈請中央部分)
北平遊覽區建設計劃
北平市都市計劃設計資料(第一集)
建都北平
第十一冊
北京雜記
北京風俗問答
第十二冊
上海韋息予著著
上海(大都市之一)
上海(日)殿木圭一著
第十三冊
上海事情
老上海見聞
第十四冊
申報上海市民手冊
第十五冊
上海統覽
上海市復興戰區工程計劃書
上海新都市建設計劃概要
復興建設上海市之概要
大上海都市計劃概要報告
大上海都市計劃總圖草案二稿報告書
第十六冊
上海拆城案報告
上海市政概要
第十七冊
十年來上海市公用事業之演進
上海市清除垃圾工作報告
上海都市地理研究
上海市地理及社會概況
上海勝跡略
上海城隍廟
第十八冊
天津遊覽志
天津民眾的呼聲(第一集)
第十九冊
天津市推行自治概況
天津自治局文件錄要初編
濟安自來水與天津市飲料之安全
第二十冊
一年來之首都市政
劉市長市政報告紀要(第一集)
第二十一冊
首教市政
首都之井水供給
首都自來水建設
首都電廠
首都建設
金陵勝跡志
第二十二冊
陪都十年建設計劃草案
九年來之重慶市政
第二十三冊
一歲之廣州市
模範之廣州市
火後廣州
第二十四冊
廣州市政府三年來施政報告書
第二十五冊
民國十八年廣州市市政府統計年鑒(第一回)
第二十六冊
廣州市市政例規章程彙編(民國十年)
廣州市政府收管商辦廣州電力公司案
廣州市之自來水
第二十七冊
湖北省會市政建設計劃綱要
市政概況(二周紀念)
第二十八冊
漢口特別市市政計劃概略
漢口市政報告
武漢區域規劃初步研究報告
武漢三鎮交通系統土地使用計劃綱要
漢口特別市工務計劃大綱
湖北省政府建設廳武昌水廠落成報告
第二十九冊
三個月之杭州市政
第三十冊
杭州市政府籌辦地方自治經過
杭州市政紀念特刊
第三十一冊
整理杭州市自來水工程計劃
新杭州導遊
第三十二冊
成都市市政年鑒:第一期(一)
第三十三冊
成都市市政年鑒:第一期(二)
新成都
第三十四冊
青島
最近之青島
青島港工概述
青島市工務局自來水廠彙纂
第三十五冊
三周紀要(青島特別市市公署成立三周紀念)
青島漫遊
青島遊記
威海衛籌收及接管紀略
第三十六冊
威海問題
繁榮威海衛計劃之二(農林事業)
繁榮威海衛計劃之三(建築事業)
煙臺威海遊記
煙臺張裕釀酒公司四十周年紀念冊
煙臺海壩工程會報告書(民國二十四年)
煙臺海壩工程會報告書(民國二十五年)
第三十七冊
濟南市市政統計(中華民國廿三年度)
濟南市政之一年
第三十八冊
大連港
大連都市計劃槪要(第一輯)
經濟都市大連
第三十九冊
長春沿革史
新京市政概要
奉天都市建設方策
第四十冊
大奉天市事情總覽
哈爾濱特別市市政報告書
第四十一冊
廈門指南
第四十二冊
廈門述略
新興的廈門
廈門大觀
福州要覽(第一輯)
第四十三冊
漳州史跡
泉州風俗瑣談(第一集)
汕頭市政府施政紀略(汕頭市更生二周年紀念)
第四十四冊
汕頭市政概況
太原都市計劃大綱
太原市十年建設計劃案
西京勝跡
開封新建設一覽
第四十五冊
開封城市一瞥
洛陽古今談
第四十六冊
洛陽遊記
長沙市政籌備處工作報告(民國十八年六月至二十年三月)
第四十七冊
長沙市一覽
長沙市政彙刊
合肥名勝雜詠
南昌市政五年計劃草案
第四十八冊
南昌市統計提要(中華民國三十六年)
昆明嚮導
修訂昆明縣小學鄉土教材
市政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