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立足中国股票市场的实践,以货币金融学、新制度经济学以及行为金融学等理论为依托,从资产增长的度量指标着手,探讨了中国股票市场资产增长效应的存在性,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了上市公司、投资者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资产增长效应的影响,建立了完整的资产增长效应理论分析框架,从而有利于提高投资者的决策效率,并促进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的提升。
张腊凤,女,1974年生于山西省洪洞县,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长期以来主要从事,宏观金融、金融市场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了2项省部级课题,参与了多项国家课题的研究。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市场有效性理论
1.2.2 资产增长效应的发现及相关解释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指标定义与相关理论
2.1 资产增长度量指标
2.2 相关理论
2.2.1 有限套利理论
2.2.2 过度反应理论
2.2.3 委托代理理论
2.3 资产增长效应产生原因的分析框架
第3章 资产增长的度量及资产增长效应
3.1 经营资产增长率指标的提出
3.2 我国股票市场的资产增长效应
3.2.1 数据来源
3.2.2 研究方法
3.2.3 实证结果分析
3.3 经营资产增长率指标与其他增长指标的比较分析
第4章 过度投资与资产增长效应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2 过度投资的估计
4.3 实证结果分析
4.3.1 过度投资的结果
4.3.2 公司治理的结果
4.3.3 融资约束的结果
4.3.4 稳健性检验
第5章 投资者行为与资产增长效应
5.1 投资者过度反应与资产增长效应
5.1.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1.2 研究方法
5.1.3 实证结果分析
5.2 有限套利与资产增长效应
5.2.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2.2 套利限制指标
5.2.3 实证结果分析
第6章 投资者行为对过度投资的影响与资产增长效应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2 相关指标的构建
6.2.1 投资者非理性指标的构建
6.2.2 投资者情绪指标的构建
6.3 实证结果分析
6.3.1 投资者非理性的实证结果
6.3.2 投资者情绪的实证结果
第7章 结论
7.1 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中国股票市场资产增长效应的研究》:
公司发行股票融资后,股票收益的市场表现。Loughran和Ritter(1995)研究发现1970—1990年发行股票的公司,无论是初次发行还是增发,对于投资者而言该公司的股票都是较长期限内较差的投资选择。Eckbo等人(2000)的研究表明增发了股票的公司比它的匹配公司未来市场表现差,而且纳斯达克市场(Nasdaq)中增发了股票的公司比纽约证券交易(NYSE)和美国证券交易所(Amex)的增发了股票的公司表现更差。Li等人(2013)研究发现股票发行后,随后期间的股票收益相对较低,并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公司的最优投资决策决定的。Schultz(2003)、Lyandres等人(2008)也认为公司发行股票后,未来的股票收益较低。与国外金融市场的研究结果类似,叶红雨、曾芒(2005)研究了我国A股市场1998—2004年期间增发了股票的上市公司的增发公告效应与中长期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股票增发公告存在5%~10%的负效应,随后的中长期效应也显著为负。秦楠(2005)研究也证明增发股票对二级市场股票价格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然而,武鑫等人(2013)在比较公开增发与定向增发的股票价格效应时,发现公开增发后的股票在1年内获得了正的累计平均异常收益,即公开增发股票产生了正的股价效应,得出了与前述研究相反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