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全新插图普及本)》是马克斯·韦伯的文化比较系列专著《宗教社会学论文集》的一项研究。在书中,韦伯讨论了伴随欧洲宗教改革运动而出现的新教伦理及后者对现代资本主义的起源和整个西方理性化进程的影响……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政治经济学家、哲学家、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思想家,与卡尔·马克思和埃米尔·涂尔干并称为现代社会学的的三大奠基人。
韦伯早年求学于海德堡大学、柏林大学,后在柏林大学、弗莱堡大学、海德堡大学任教。他崇尚客观与理性,重视荣誉与尊严,工作勤勉狂热,富有政治关怀,并严格区分政治评论者与学者两种角色的界限,对道德情操的自律极为苛刻。正如一位维也纳记者形容的,“他的谈吐与外表相称,无比地棱角分明”。韦伯治学兴趣广泛,涉及史学、政治、经济、宗教等等领域,研究成果蔚为大观,被称为最后一代“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宗教社会学是韦伯研究的重点,他主要着眼于几大宗教的经济伦理,即基督新教、儒教、印度教和犹太教等宗教伦理对人外在行为的影响。在一系列卷帙浩繁的宗教研究成果中,《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下简称《新教伦理》)堪称经典之作。这部著作最初以论文形式发表于1904年、1905年的《社会科学与社会政治文献》上。1919年合订编入《宗教社会学论文集》第一卷。
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扩张取得了显著成就,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等诸多学科的学者莫不热衷于溯源其精神动力,而这一问题被韦伯称为“世界文化史的核心问题”。《新教伦理》正是对此一历史背景和学术潮流作出的回应。此著影响深远,被誉为“20世纪最富有生命力的著作之一”。
在书中,韦伯首先着眼于现实状况,从社会分层上揭示出大部分商界领袖、资本家和现代企业高级技工等职员在宗教信仰上多属新教教徒的现象,并认为这与新教信仰中的内在特质有着密切的联系。韦伯以富兰克林的行为谏言对“资本主义精神”的内涵做了说明,指出商界人士的身上体现了这种将劳动本身而非物欲享受作为目的,并在经济行为中排除享乐主义的精神气质。接着韦伯将研究的视角转移到宗教伦理观方面,对路德宗、加尔文宗、虔信派、循道宗和浸礼宗诸派的天职观和宗教禁欲主义伦理观进行了细致的梳理。路德在《圣经》的德语翻译中使用了“天职”(德文beruf,英文calling)一词,它更富有世俗日常劳动的意涵。在路德宗那里,世俗劳动取代出世隐修的生活获得了宗教意义上更高的道德认可。正是在此基础上,加尔文宗等新教派继续前行,以“预定论”和“救赎确认”为纽带实现了对世俗行为更加系统的禁欲主义规制。但是,路德在天职观上愈加保守,信徒必须安分在上帝安排的身份和天职上并限制世俗的活动。因此在禁欲主义新教伦理的梳理部分,韦伯着重于加尔文宗、虔信派、循道宗和浸礼运动诸派的分析。
马克斯·韦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哲学家,是现代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韦伯*初在柏林大学开始教职生涯,并陆续于维也纳大学、慕尼黑大学等大学任教。曾前往凡尔赛会议代表德国进行谈判,并且参与了魏玛共和国宪法的起草设计,对于当时德国的政界影响极大。对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确立做出杰出贡献,是公认的现代社会学和公共行政学*重要的创始人之一,被后世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李春香,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现为人大附中朝阳分校高中历史教师,参与编写“你不可不知的1000个中国故事”等书。所撰写论文《中国近代“君民共主”制考察及教学思考》获北京市一等奖。
导论
第一卷 问题
第一章 宗教派别和社会分层
第二章 资本主义精神
第三章 路德的“职业”概念
第二卷 禁欲主义新教的职业伦理
第一章 世俗禁欲主义的宗教基础
A.加尔文宗
B.虔信派
C.循道宗
D.浸礼宗诸派
第二章 禁欲主义与资本主义精神